【聚焦全省两会】 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装上阵
2019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企业减税降费17.85亿;
2019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审批事项自助端办理、事务一窗办理、一站服务;
2019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打造省内政务服务示范区为目标,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改革,审批周期时限压缩三分之一以上,办理时限压缩至3—5天内……
一项项新政密集出台,一条条新规持续发力,一件件实事落地见效。开办企业时间缩短了,审批流程简化了,企业办事成本减少了,群众满意度提高了……
企业发展营商环境是关键!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近年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更大、精准度更高、节奏更快,成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如今,园区企业家投资发展劲头更大、信心更足,园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持续增强,成为推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减负清障激发企业活力
加速提效促进办事更快捷
推进减税降费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企业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负担轻了,活力才能激发。
一年来,园区以“减法”换取企业效益和市场活力,坚决打破拖累企业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用一系列实招、硬招为企业发展除障碍、解束缚。 2019年,在减税降费政策下,为企业减税降费17.85亿元。一些小微企业更是减去包袱、减去负担,轻装前行。
“当天提交申请,当天就拿到了资质。”近日在生物园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张岭接过资质认定书,喜上眉梢。
“过去拿证得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快也要十几天,现在审批太便利了,签完承诺书,不到半小时就拿到证,效率真高!”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两个工作日。对7个部门共86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提效、提效,再提效。这一年,在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上,开发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保姆式服务
让企业很温暖
让项目审批变“走弯路”为“跑直道”,减轻企业跑办手续负担,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我们公司的营业手续马上就要办好了,多亏了园区对我们的帮助。”近日,生物园区新入驻企业的工作人员言语间透露着兴奋与感激。这家企业在办理审批手续时,由于业务员小李不熟悉流程,担心自己办不下来感到非常焦虑。没想到办证工作人员告诉他,在这里会享受到全程陪同和“帮办”服务。这是生物园区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多头跑、来回跑,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和群众提供的创新服务功能。
就这样,工作人员陪着小李走完了每一个环节,办理了各项审批手续。让小李内心充满了温暖,生物园区开设的保姆式服务这项实在太好了,不仅节省时间,工作人员态度还非常热情,在真心帮助企业办实事。
不仅如此,为了给企业引进人才,去年以来,园区分别与省人社厅、城北区人社局、青海大学联合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新增就业岗位370个,新招用工652人,组织企业用工培训912人。帮助210户企业申报省、市各项专项扶持资金,截至目前,累计争取专项资金5805万元。
良好氛围
提振投资商信心
在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上,东川工业园区不遗余力!积极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不断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实现了“三十六证合一”,实现了市场主体退出的便利化。
“青海正在飞速发展,西宁的建设日新月异。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政府良好的规划和执行力。
园区竭尽全力帮企业协调解决土地、水电气、物流、融资、科技创新、用工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处处为企业考虑,这让我们很感动,我们在这里投资兴业信心很足。”青海东鑫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为满足项目建设、企业平稳生产和辖区民生需求,东川工业园区专门确定了一名专办员,对园区企业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水、电、气等问题,由专办员全程负责协调服务工作,极大压缩了项目建设周期。目前园区从税收、人才、科技、创业创新、对外开放、非公经济、产值倍增等方面给广大入区企业全面落实优惠政策。
帮办服务
让企业委托人很省心
南川工业园区推出的特色服务,用小窗口搭建了一个服务“大舞台”,不断削减环节、再造流程,零距离服务办事群众让群众少跑腿。
今年以来,为引进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做到培育企业、招商引资“两手抓”。在帮办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设立西宁分公司的过程中,由于委托人在杭州,不能当年办理业务。为了节约时间,行政服务中心采取了“不见面帮办”的方法,将分公司设立所需要的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委托人,委托人准备好相关资料后又将资料快递给帮办员,帮办员将手续办完后,又将资料用邮寄的方式送达委托人。
这种全程与委托人不见面,办理结果邮寄送达的方式,为委托人大大节约了时间,受到了委托人的好评与点赞。“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也正是南川工业园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服务,坚定了我们在此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设立西宁分公司的负责人说。
真情服务
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连日的采访中,通过与企业的交流,无论是“快捷便民、减负清障”还是“帮办服务”,园区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的诚心看得见,摸得着。提升“一窗办理、一站服务”的整体效能,完善为企为民服务措施。增设电子自助便民服务设施,实现审批事项自助端办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0条措施,进一步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时限由7—15天压缩至3—5天内办结。截至目前,开发区各园区在青海政务服务网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共594件,办结率达到100%。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个也不能缺少。”园区的企业都期盼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让自己轻装前行、加速奔跑。这些年来,一路快跑的政务服务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带来的红利,为他们提振了创业的信心和热情。
除此之外,企业最关心的“融资”问题也是园区一直努力的方向。近年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牵头,推出银企对接会,定期或不定期会同区内多家金融机构,联手举办金融机构产品推介会等贴近区内企业实际需求的专场活动,让“金融力量”转化为企业开拓市场、茁壮成长的“春风雨露”。
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到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从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修订……所有这些让外地投资商感觉到在园区做生意“越来越便捷”,在西宁谋发展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他们愿意留下来将这片投资热土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