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我们的节日·国庆】走进博物馆 感知历史印记

来源: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18-10-08 查看数0

十一长假期间,不少游客走进博物馆,了解当地历史,体验文化氛围。

青海是一个彩陶大省,出土的彩陶有十多万件,文化种类非常的丰富,最久远的彩陶文化类型距今大约有6000年的时间……(声音渐隐)

在青海省博物馆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中,从“史前文明遗珍”和“历史文物精粹”两个方面展示青海地区各历史阶段的珍贵文物遗存,反映本地区先民在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状况。

青海省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 孙丽宁:青海出土的十件国宝级、精品级的文物,它们分别有:中国最早的舞蹈纹彩陶盆,中国最早的裸体人像彩陶壶,中国最早的祭祀纹饰双人胎物盆,中国最早的铜镜,最早的陶靴,还有黄河流域最大的石磬,有中国青铜器时代最大的兵器圆銎宽叶倒勾铜大矛,还有世界上考古出土的最早的一碗面条,在这些文物当中,距离我们最远的有近5000年的时间。

为了让游客更加直观、深入了解相关内容介绍,博物馆内还可以扫描二维码,查看电子讲解内容。

北京游客  靳雅征:第一次来咱们青海博物馆,体验了二维码对展品介绍这种方式,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感受,这种形式挺好的,也是对传统这种人的导游讲解,很好的补充,不错。可以通过传统的文字介绍,可以更加形象的、直观的感受咱们青海的文化和历史。

除此之外,青海省博物馆内还有青海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藏传佛教金铜造像艺术展,展现我省经济社会、生态资源、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成就。

四川游客  杨扬:国庆小长假,我带着我们家人来青海,顺便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收获挺大的。之所以来到青海博物馆是因为,想切实的深入当地,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最近的经济发展。

青海省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2001年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内设10个主、侧展厅,馆藏文物资源丰富,其中珍贵文物2193件/套,涉及宗教、民俗、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针对国庆节期间游客增多,博物馆还推出了区域文化交流展,展现地方民族文化。

青海省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 弓俭鸽:十一国庆节长假期间,我们青海省博物馆是正常开馆,在此期间我们还开放引进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展,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