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视角---细品不一样的青海(下篇)
03.
第三天:
没错,作为一个6天时间完成奇葩西北大环线,从西宁经青海到达敦煌,再经甘肃回到西宁的铁人三项行程,第三天一整天我们都在车上赶路,从敦煌直接开到了张掖的民乐县。
当然,作为非专业的航拍+摄影团来说,日落时刻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的,所以我们中途还是下了车,随便找了一片戈壁,顺便放飞机拍照,后来整理照片的时候我们发现,压根就没拍什么风光,倒是拍了不少放飞机的写真。
作为摄影小法师团,我们这方面的装备还是拿得出手的。
无人机两台:大疆 精灵4、Mavic pro
单反机身三台:佳能 5D3、佳能 6D、索尼 A7M2
镜头若干:三阳 14mm f2.8、佳能 17-40mm f4、佳能70-200mm f4、佳能 100mm f2.8、适马 24-35mm f2
摄像器材:大疆 OSMO+、Gopro 4 black、小蚁4K运动相机
其他配件:macbook*2、三脚架*2、摄像云台摇杆等
摄影背包:乐摄宝Lowepro Photostream、DroneGuard、Passport 等多款系列还有脚架若干、电池若干、macbook若干。
下面是出发前拍的一部分装备图,然而带这么多装备去,其实真正用到的只有其中几样。
只有自驾游才允许我们带这么多有的没的装备,除了拍摄用的相机无人机以及电脑脚架,对于这次使用的背负系统我们也甚是喜欢,与西北荒凉的公路片主题十分吻合,一直幻想着能在无人的空旷公路上任意装逼,这次终于实现了这一渺小愿望,而在西北这种完美景色之地,用手机直接拍摄,就以足够出片了。
这次游记没怎么记录吃喝,实属惭愧,但毕竟西北风味在其他城市也容易吃得到,我们怀着懒惰的心情,只顾着吃,无暇记录了,在民乐县的这一晚,当天行程上实在没有拍到什么,倒是晚上的撸串引起了我们的食欲,这里打卡一张。另外,由于西北的少数民族人口密集,大多还是清真教徒,因此进店用餐时一定要注意是否为清真餐厅,若是,则不宜饮酒。
04.第四天:
作为从没来过大西北的我,以前基本上只能通过在老们的风光摄影作品,了解这片土地的美丽,而当我今天第一次驾着车从来到这里,从两旁满是金黄杨树中间呼啸而过的时候,终于,有种愿望成真的感觉。
其实本次奇葩西北大环线之旅,从青海湖过后,便是一路的荒漠与戈壁,连一颗像样的树都没有找到,而张掖一过,直到西宁的路程中,到处都是一片金黄。
骑着三轮机车的老农,行驶过金黄的杨树,这样的画面几乎就是我以前对西北这篇美丽土地的所有印象,此时,梦想照进了现实。
这样的道路我们自然不会错过,小伙伴们通通下车拍素材,拍自己。
用无人机航拍往更远处看,是一片更加荒凉的山脉,而树木植被沿着公路附近顽强的生长。
前往军马场的路上,经过一个水库,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水库,地图上甚至都找不到这样一个地方标注,然而却比很多其他的湖水都要来得清澈碧蓝,岸边的树木,与远处的山崖,衬托出湖水更为宁静自然。
大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今天的重头戏——山丹军马场。
你无法想象来这里的路是有多么颠簸,胃酸都要被颠出来了,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在原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也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单一组织,山丹军马场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为我国的良马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我军最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
山丹军马场一共有总场、一场、二场、三场和四场,通常来说作为旅行骑马的景点,一场、三场和四场会是较好的选择,而我们选择了其中最大的一场,然后便开始了惨不忍睹的颠簸之路。
当然,付出过后的收获还是值得的,因为一场实在太美。
在马场内的居民区,可以偶尔看见前来兜售骑马服务的牧民们,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位老太太给的马,价格是一匹马一小时50元,想着很是划算的感觉,反正也就坐在马背上骑一骑,装一下样子,估计半小时可以结束战斗,结果,是我想的太简单了,从我们骑上马背那一刻,一路骑到湖边大草原的区域,就花了将近1个小时,然后,我们在大草原上各种逗留拍照做素材,又花上1个小时,再骑回来1个小时,加起来三个小时还有多。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骑马,大约在五年前的丽江,我就骑过,当时同样是没人拉马,任由它跟随着队伍骑去终点,中途马会偶尔小碎步跑起来,已经让当时的自己心猿意马,而这次,我足足在马背上骑了近3个小时,感觉不会再爱了。
同行的小伙伴导演挑中了一匹马,似乎与众不同,在我们骑的马都乖乖的跟着队伍行走的时候,导演的那匹马竟然可以随意启动,嗖的一声就奔跑起来,本来以为是导演的骑马技术精湛,简直可以各种驾驭,我们几位甚是羡慕,而我的马却怎么也不停使唤,无论我怎么驾怎么踢,它都不为所动,后来问它们的主人才了解到,一般给游客骑用的马,都是经过阉割的,这样的马便会失去野心,变得容易被驯服,而导演那匹,恰恰是没有阉割的,瞧它一副骄傲的样子。
终于到达了湖边大草原的骑马地点,这是一片平坦空旷的草地,辽阔的草原有湖水作伴,不再是公路边的那般尘土飞扬,十分适合策马奔腾!
主人的儿子过来了,他大约二十岁的样子,有着西北男儿的豪爽与洒脱,他骑上那匹最烈的马,用最快的骑行速度,为我们做了一个最帅的示范,那匹未被驯服的野马,就像脱了缰一样,用尽它全身的力气,似乎要把整片草原踏平,小伙子说,这里经常会有影视剧组过来拍戏,而他同时也是一名骑马的特技演员,也许在某个武侠电影里面,你们看到的骑在马背上的画面,就是他,这飒爽的身姿在夕阳的照射下,背影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此时已接近日落,斜阳把影子拉长,仿佛来到了一个科幻世界,每种生物都是手长脚长,一千年以后,地球会不会真就变成这个样儿。
趁着所剩无几的余晖,我赶紧用镜头记录下最后时刻,也许这辈子不会再来山丹军马场了,又或许等它路修好后,这里会变成又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但愿此刻的宁静能够永远留在画面中,留在我们内心深处。
05.第五天:
倒数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祁连县,其实,我们原本的行程,是没有安排冰川的。
这一条大环线上,最多人去的冰川,应该是甘肃的七一冰川,开发相对完善,然而冰川的行程通常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对于我们这种赶死队来说并不现实。
祁连县的卓尔山/牛心山才是我们原定的计划,然而由于前段时间出现过事故,两处景点正在停业整顿当中,无奈计划泡汤,而我们从住宿老板那儿了解到,这附近还有一个叫做“八一冰川”的地方,距离不算太远,早上八点出发的话(然而我们一般是睡到中午才出发),基本下午三四点就可以回来,于是我们二话不说,预定好了前往冰川的通行证,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无比正确。
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一边欣赏着沿路的无敌风光,眨眼间就到了冰川脚下。
然而,我们发现停车的终点位置距离攀爬的冰川,还有不到一公里远,虽然这点距离在平时也就几步路的事儿,但这是在海拔4700米的雪地上,几步路都会让我们气喘吁吁,如履薄冰,所以我们把车开硬生生的开进了雪地里,其实这是蛮危险的行为,车在雪地里非常容易失控,而这种地方,万一遇上什么问题,是不可能有人回来救援的,想想都心有余悸。
八一冰川是一个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的一个平缓山顶的冰帽型冰川,总长度2.2公里,最高处海拔达4828米,冰川末端海拔约为4520米。
航拍的这几张其实还是位于冰川脚下,积雪并没有完全覆盖山地,八一冰川终年不化,齐腰深的积雪,即使是盛夏,一直是冰清玉洁景象,不过我们更多的其实也是测试一下无人机的性能,实际上在这种海拔近5000米的冰雪之地,无人机仍然能够胜任并顺利返航。
与其他冰川不同,八一冰川呈一横切面近乎垂直的斜切下来,陡峭如刀锋般划过,冰川如巨大城堡横卧眼前。
八一冰川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源头,总长度2.2公里,最高处海拔达4828米,冰川末端海拔约为4520米,这里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发为景点,但晶莹剔透的冰川还是吸引了很多慕名者前往。
在八一冰川上呆久了或者运动后肯定会出现缺氧反应,走路的时候要慢慢走,从道路到冰川是一些乱石堆,因为很可能会摔跤,一定要放慢脚步,同时也能缓解缺氧反应,当然,提前租一个氧气袋也是非常必要的选择,另外,请把汽车停在实路面上,若停在冰川上,出太阳的时候冰川融化,车就得困在那融化的冰里上不来了,目前景区属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自然不收门票,不过希望每位去的朋友都不要在那里留下任何垃圾,让后面去的人也可以欣赏到如此绝美的风景。
攀爬冰川的过程是艰辛的,特别是我们这些毫无准备的旅人,一双普通的马丁靴,走在雪地上不是一般的滑,而且每一步都极容易陷入雪堆里,拔出来就是湿的,大约爬了半个小时,我们实在走不上去了,于是停在半山腰上,倒不如好好观赏这举世盛景。
远处延绵不绝的祁连山脉,在这青藏高原的最东边,将地势由此划分出来,一眼似乎无法望尽山脉尽头,不知道又要翻阅多少座高山,等待多少的时光,才会再次看到同样的雪域。
离开之际,我们发现一条蜿蜒公路,从高处的视角观看,十分美丽,于是,趁着晚霞我们在这里把最后一段无人机公路视频给拍摄完毕。
06.
第六天: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这是我们旅途最大的感受。
在西北的这几天里,我们仿佛在车上走过了四季,从辽阔湖海,到茫茫戈壁,穿越严寒冰川,在雪山下呼吸着草原的空气。
最后这天,我们并没有做过多的停留,由于当天晚上航班就要起飞了,我们必须在天黑前从祁连县赶回西宁市,留给我们的时间所剩无几,而我们也只能在车上看完这最后一眼美景,
靠近祁连的一带,雪山依旧竖立远处,而山下的平原由于夏季已过,准备入冬,油菜花是不用奢望了,剩下的都是奄奄一息准备冬眠的枯黄草地,然而这并不妨碍它的辽阔,不妨碍牛羊在它身上栖息。
这是本次行程的最后一个景点,达坂山观景台,它位于我们会西宁的路上,其实这是一处小休息区,平台刚好延伸出去,站在边上却可以望尽山河湖海,在春夏之时,这里会是一篇金黄色油菜花的壮观景象,这一景象一直在我脑海里想象着,也许下次,我们不会再错过。
这是我们回去路上,穿越过的最后几座雪山,从祁连返回西宁的路程,基本上都是盘山路,海拔变化也相当明显,公路从山脚的花田草原开始,一路盘旋而上,直到积雪处再穿越山丘,留住眼前的雪山,这是我们与它如此靠近的最终谢幕,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环山公路是这段路途的一大特色,而我们也偶然间发现这条神似五连发夹弯的山道。
过了门源县,雪山与高原便离我们而去,这里仿佛又回到了春天,四处枝繁叶茂,奇花丰草五光十色,漫山遍野都被各种不同颜色的植被所覆盖,似上帝作画五彩斑斓。
最后路过的是察汗河森林公园,这块妙境天裁、风韵奇特、情趣无限的处女地,它是自然风光的奇葩,是江河原头的明珠,这里地势平坦,宽阔辽远,绿草如茵,各种树木成耕成片,浓荫遮日,清洌的泉水四季长流,清澈见底,石林峥嵘的莲花山将察汗河地区绵延逶迤的山岭分为东西二岔,东岔山高草茂,是天然优质牧场;西岔河流湍激,两岸山壑叠起,苍松翠柏,隐天蔽日。
被眼前这美若仙境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只可惜我们要赶路,只得在车上珍惜最后的一点时光,摇开窗户向外面拼命按快门,虽然无法细细观赏,好歹也能记录下来慢慢回味,就在这时,光线从云层中间投射下来,让整片大地形成一个个明暗色块,万丈耶稣光直入大地,更显灵气。
一次轮回,从起点到终点,走过了山川河海,荒凉戈壁,越过青藏高原那道屏障开始,这里是另外世界。
旅途总有结束的一天,而结束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西北,我们下次见。
全文结束,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