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行进篇】柴达木地区探索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来源: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18-11-22 查看数0

多年以来,海西州着力构建资源型特色工业体系,努力推进柴达木资源由单一开发向循环经济发展的转变,逐步探索出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新路径。

以前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察尔汗盐湖一直以钾的开发为主,大量的钠、镁、锂等伴生资源都被当做“废料”排放。据测算,每提取1吨的钾肥就要产生大约3.5吨的氯化钠、15吨的氯化镁和众多其他伴生资源。

2006年,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利用各自优势共同组建了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瞄准国内外数以千万吨计的镁产品市场需求,进行重点科技攻关,解决了盐湖镁产品一系列工程化技术难题,为青海茶卡盐湖废弃物镁资源的循环利用及青海盐湖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今年上半年,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已经生产氢氧化镁38,000多吨,氧化镁10,000多吨,电容镁砂800多吨,实现营业额收入6900多万元,全年计划完成利润2000万元。

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盛玉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钙废物通过和下游的金峰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实际上就是“吃干挖尽”,他们把氯化钙水溶液进行蒸发,做成氯化钙出口到欧美市场做融雪剂,在蒸发过程中的水又返回到我们公司,这样形成了一个综合循环经济的模式。

走进位于德令哈市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的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员工们工作忙碌有序。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是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到德令哈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公司立足柴达木生物资源优势,对柴达木盆地的黑枸杞、红枸杞、藜麦等进行资源精深加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本地特色生物产业发展,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青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超:公司积极吸纳当地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经过科学专业的培训,在加工、生产等领域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达上千人,推动当地的人力资源就业增加,实现稳定收入。

近年来,海西州结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延伸“五个千”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开放柴达木”,培育壮大以盐湖资源开发为核心,融合油气化工、金属冶金、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和高原特色生物为主导的“七大”产业体系,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截至目前,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4.1 亿元,增长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