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公路交通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18-08-17 查看数0

青海公路交通发展的速度,印证着青海经济快速增长的速度。改革开放40年来,在青海大地上,一条条土路变成高速公路,逐渐成网。公路交通发展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严酷。40年前,全省公路多为砂路,通车里程只有1万3千多公里,等级公路只有8千公里,公路交通条件极其落后。2001年,全长34.78公里的平安至西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为青海省第一条高速公路。

西宁市民 傅建豪:高速开通以后,我们行车也比较安全,时间上至少要节省一半。

平西高速公路填补了我省高速公路的空白,有力推动和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是青海公路交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养护管理处调研员 唐文峻:"建设过程当中给我们青海省以后高速公路的建设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

从事客运行业十年多的老司机沈常志说,他切实感受了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

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客运站司机 沈常志:"对我们司机来说,安全系数高了,开车不那么累了,乘客也多了。"

40年来,我省紧紧围绕“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畅通、省际联通”的公路干线网规划,加快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出省通道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实施交通枢纽场站和水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交通运输总体供给能力。去年10月8号,循化至隆务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国唯一一个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党支部书记 马乙四夫:"高速公路通了以后给我们出行带来了方便,经济收入翻了一番。"

循隆高速为我省打通了又一条东南方向的出省通道,西宁到循化两个小时内即可到达,从循化到甘肃临夏也仅需一个小时。不仅方便循化和沿黄地区各族群众的出行,还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海东市循化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 马明亮:"到目前为止,循化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是56万人次,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10%。"

路网密集了,出行便捷了,青海变“小”了。全省各市州县互联互通,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不断拉近。“大美青海”山川秀丽的东部农业区,因公路网的畅通,还兴起了公路沿线经济带,“农村公路+特色产业”“农村公路+乡村旅游”等农村公路建设新模式,正在助力沿线群众脱贫致富。

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循隆项目办主任 韩连涛:"对于完善和优化我省东部地区路网结构、开发利用沿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带动沿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沿黄经济的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全省公路总里程突破8万公里,高速公路达3900公里,实现了所有市州通高速公路,所有县级行政区通二级公路,98.6%的乡镇、97.1%的建制村畅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引擎”。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 王晓丽:"下一步,我们将在东部地区建设以109国道和227国道扩建为主的大概200公里的改扩建工程。在西部地区建设以边度口至张掖这条高速公路为主的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在青南地区则是乡镇未通畅的工程继续一个延伸和改造,将对47个省级通道进一步提升等级。近日,2018年“青海全民健身日”活动暨称多县第四届嘎多觉吾徒步转山节活动举行。活动徒步总里程54公里,线路最高海拔5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