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西宁南北山绿化 书写在青藏高原的绿色传奇(下)
经过多年努力,西宁南北山绿化成效显著,为西宁成为西北省会城市中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形成了高原人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无私奉献、接力前行的“两山精神”。
说起西宁南北山绿化,不得不提曾经担任青海省常务副省长的尕布龙。1989年,青海省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成立时,尕布龙就担任了顾问。1993年,66岁的尕布龙从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卸任,组织上又让他担任了两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直到2002年,身体不行了,他才从山上下来。
护林员段国禄回忆说,1991年,只有18岁的他从湟中县来到西宁,跟随尕布龙做了一名护林员。如今,段国禄和妻子一起依然在山上浇水、栽树,共同看护这片绿土。
青海省金融系统片区护林员 段国禄:"就和我们一样,我们干啥他就干啥,我们浇水他也拉着管子浇水,我们背树他也背树。以前尕省长干时怎么干,(现在)我们就怎么干。"
段国禄告诉记者,刚开始栽树根本不活,后来借助黑刺等灌木根瘤菌的固土增肥作用,慢慢地,南北山的土质发生了改变。植物成活率大幅提高。
青海省金融系统片区护林员 段国禄:"那些小树和娃娃一样一点一点拉大了。以前我们栽的时候那么小一点儿,树现在长得比我们还高,有的甚至有几米高。山整个都绿了,我们也高兴。"
护林员汪永成在北山上种树20年,快七十岁实在干不动了才下山,儿子媳妇又接了父亲的班,继续在山上种树。
护林员 汪元忠:"你看以前尕省长他们这些人做的这些绿化特别好。(我们)绿化要比他们做得更好。给树把水浇好,草拔好。"
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年力度更比一年大。近三十年来,干部群众一同栽树苗、筑水渠、建泵站、拉电线、铺管道。如今的西宁南北两山,绿意盎然,树木成林,这满山绿色正是无数干部群众用生命浇灌出来的。
西宁市民 黄女士:"山上以前光秃秃的,现在都种的草啊花啊树啊,真的挺好的。"
西宁市民 张女士:"花也开了,草也绿了,树也绿了,给人感觉心旷神怡。"
1989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投资23亿元,历经南北山一、二期工程,累计完成造林2.5万公顷,栽植各类苗木3473万株,森林覆盖率由7.2%增长到79%。如今,西宁南北山已经成为了夏都西宁的一张绿色名片,
青海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绿化处处长 朱洪杰:"我们南北山今后的工作就是完善提高一、二期绿化成果,加快推进三期绿化工作,把原来的一、二期绿化向美化香化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