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改革开放40周年】追忆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

来源:新华网作者:才仁当智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19-01-02 查看数0

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先驱”杰桑·索南达杰荣获改革先锋称号,这是党和国家赐予索南达杰最高的荣誉,也是属于其家乡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索加乡的一份荣耀。

作为曾经跟随索南达杰一起为治多县索加乡群众脱贫、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奋斗过的工作人员,24年前,在索南达杰的带领下,我们第一次进入可可西里,同行的还有韩国良、哈希扎多、韩维林、才扎西、靳炎祖等人,从而开启了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新纪元。此后,出现了一批紧随其后,为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前赴后继的忠诚守护者,第二代扎巴多杰、第三代图登才仁、第四代才嘎、第五代才旦周、布琼等。

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管理处提供)

岁月匆匆,从不为青春和黄昏停留;青史昭昭,却可彪炳曾经的辉煌。距离杰桑·索南达杰离开我们已逾24个春秋,这段时间内,他的工作地可可西里,他的故乡玉树,他的祖国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历史变革。

可可西里的管理从县级上升至州、省层面,藏羚羊成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之一,国家将可可西里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申报提到政府行为之列,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申遗活动。玉树州乃至青海省因索南达杰的理想和鲜血,更加明晰了生态强州、生态立省的战略。

玉树州作为三江源发源地,各级党委和政府综合各种力量和理念,形成强大的生态保护力量和浓厚的生态保护氛围。尤其是玉树灾后重建之时,知恩、感恩图报的玉树人民形成“生态报国”共识,各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源头的生物,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源头生态环境。

祖国则随着国力的日渐强盛,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考察,提出“四个扎扎实实”以及省委提出“四个转变”的要求后,青海省的生态保护、民生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以前,玉树群众对可可西里熟悉却又陌生。熟悉源于可可西里在玉树藏族的神话传说里不胜枚举,被当地藏族群众称之为“阿钦公加”的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500米至5000米左右,植被稀少,属于地球第三系地质平台,被称为人类生存的禁区,一直保存着完好的原生姿态。陌生则是因为,可可西里虽然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行政区域范围内,但由于海拔、气候等因素,治多县没有一户牧民在此地驻牧,曲麻莱县也只有曲麻河乡措池达隆一带的牧民偶然去五道梁夏牧和经营公路边的盐湖。

然而,为这片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奉献过、奔走呼喊过的人们深深知道,可可西里是属于世界的自然遗产,其惟一性、独特性、生物系统性、脆弱性亟须全球的呵护珍惜。

当时的可可西里属于典型的五不管地区,在1990年国家大规模科考之前,这片安宁而又富饶的国土上,存在着暗地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的乱采滥挖、大肆屠杀野生动物等现象。

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管理处提供)

作为一名国家干部,索南达杰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经过党和国家多年培养及人民的养育,他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责任担当。当他从收音机里得知可可西里突发黄金大案,有众多群众因盲目前往被大雪所困,发生人员死亡的消息后,再也坐不住了。他和秘书连夜奋笔疾书,写信给州委相关领导,建议参照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工委的模式成立可可西里管理委员会。他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并被任命为治多县委副书记兼西部工作委员会书记。

接到沉甸甸的委任,索南达杰即刻着手前期资料搜集和考察工作。他从省农林厅得到可可西里野生动物分布图,从地质区调八队获得可可西里矿产资源勘探资料,申请县财政拨款5万元,为西部工委购买交通工具,“招兵买马”组建队伍。可可西里是一块半荒漠地带,条件极其艰苦,当地很多干部职工都不愿意前往工作。但是,在索南达杰个人魅力的影响下,很快组建出了一支由索加乡的同事、县中学的教师及曾经的学生构成的、我国第一支武装反盗猎队伍,并于1991年9月开始首次109国道沿线的考察。

从昆仑山口到乌丽煤矿、扎麻西孔铜矿,索南达杰一行不停拍照、记录,在不冻泉的小餐馆、五道梁兵站打听可可西里相关消息,了解了可可西里大地上无序地掠夺和侵害,看到了大批民工疯狂涌入的景象……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和研究分析论证,1993年4月25日凌晨4点,索南达杰开着一辆北京吉普车,带领西部工委工作人员,通过109国道八道班的便道,向可可西里腹地前进。

经过持续夜行,次日天亮时,索南达杰一行抵达新青峰对面,彼时,太阳湖雾气腾腾,在一条清晰的车辙引导下,我们在山沟一个拐弯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概有300多顶帐篷的聚集地。

可可西里,不仅是藏羚羊的天堂,更是矿产资源的富矿。300多顶帐篷出现在可可西里,这是不寻常的讯息。

索南达杰带领大家开始调查、了解,发现这是一些私开金矿者,帐篷住的都是采金者(金农)。与此同时,在一处较大帐房里,发现了约400吨以上的炸药,地面还有一些零星散落的子弹壳,据测多为半自动步枪、89式冲锋枪子弹。

调查行动引起了现场群众的注意,很快,大家就被人群包围,当时的情况稍有不当,黑枪就会立刻穿透胸膛。在缓解现场紧张情绪后,索南达杰清了清嗓子便与金农们沟通起来,告诉他们需要尽快到治多县办理手续,合理采金。原以为索南达杰他们是来抢地盘的金农们这才放下枪,解除危机。

后经调查发现,此地为小乌图,是可可西里黄金储量最多的地方,不仅有沙金,还有大量的岩金。金农所在的位置便是马兰山。由于金农们原始落后的开采方式,这条山沟到处是管道、筛金网、铁锹、掘镐,甚至有挖掘的洞坑深达十几米以上,使这里的原生姿态荡然无存。地质专家报告分析,这种野蛮的土法开采,浪费资源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在附近搜索过程中,索南达杰了解到,小乌图所包含6个山沟都被金“霸”头瓜分了,为争夺地盘,常发生械斗、枪战,情况堪忧。冬日留守的金农,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则会依靠打野兔、野羊生活,这里所说的野羊就是藏羚羊,索南达杰深觉可可西里生态保护迫在眉睫。

此后,索南达杰带领工作组深入可可西里腹地12次之多。直至1994年1月18日,40岁的杰桑·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索南达杰在无人区与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零下40℃的风雪塑成一尊依然保持持枪瞄准犯罪分子姿势的、令人震撼的冰雕。

索南达杰是牧民的儿子,在草原上出生,在草原上长大。1987年7月,他被组织上任命为索加乡党委书记。

索加乡面积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相同,平均海拔4200米,只有3100人。虽然已经到了1987年,可1985年特大雪灾时下的雪依旧堆积在草原的坑坑洼洼里,26万牲畜只剩下5万只的阴影留在人心里难以抹去,索加乡畜牧业遭受惨重损失,牧民生活极端困难,“一穷二白”是当时的代言词。面对此情此景,新上任的索南达杰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呼唤——“穷则思变”。

1988年夏,索南达杰利用参加县城加吉博洛格镇赛马会的时间,骑马15天,走访与西藏接壤的地方调研地区,调研牧民群众生活及东迁情况,从而形成文件,请求上级给守边放牧群众优惠政策,减免群众因灾购畜的财政借款和银行贷款。同时,几易其稿,反复修改,一级级报送资料到县、州、省和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民委。

1989年,时任玉树州州委书记史国枢来到索加乡看望干部群众,深深为索南达杰在基层边远的山乡,自觉践行党的宗旨意识,一心为民和弘扬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所打动,并在全州范围开展了西部乡镇工作调研。第二年确定包括治多县索加乡之内的曲麻莱县曲麻河乡、麻多乡、杂多县旦云、莫荣、称多县的清水河乡为州财政倾斜照顾的西部六乡,给干部们每人15元的艰苦津贴,全部免除压在群众身上的财政借款和银行贷款。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民委根据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的议案将治多县、杂多县、囊谦县、玉树县列为国家贫困县,得到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索加乡至县城的公路也很快列为重要乡道项目实施。

1991年7月索南达杰被任命为治多县委副书记、西部工委书记。他离开时,索加乡牧民人均年收入达到700元,人均牲畜19头只匹,群众开始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编后语: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掷地有声地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是的,在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以100位“改革先锋”为代表的各族儿女心怀忠诚和责任,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在各自的领域中,竭尽自身的洪荒伟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为他们致敬。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开放再出发,进入新时代,需要人们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