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相约海东 拥抱绿色】三个故事浓缩海东脱贫路

来源:东时报作者:蒋忠财编辑:赵文莉发布时间:2018-06-26 查看数0

2017年,海东市1.63万户贫困户6万贫困人口脱贫走上致富路,216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今年,海东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2505名;全市完成1587个村、53个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两委负责人中致富带头人占比达56%;2583户78390人的易地搬迁新建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投资4.48亿元的乐都区芦花、马厂、中坝和民和县新民乡4个深度困难乡镇2424户8003人东部干旱山区易地搬迁试点项目有序推进;4月底,全市为1042户贫困户发放“530”小额信贷3847.4万元,比上年度同期增长1.32%……

这些数据,仅仅是海东脱贫攻坚路上的几个缩影。在精准脱贫中,海东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173万海东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决战扶贫攻坚,稳步实施易地搬迁,积极发展绿色产业,逐步摆脱贫困,挺起脊梁走出了一条高原特色扶贫路。

贾桂莲夫妇与贫困户一起除草

贾桂莲:致富不忘乡亲们

农民出身的贾桂莲,是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乡石沟沿村屈指可数的民营企业家,也是全村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她和丈夫李新元已经开办了平安海驿农牧场、鑫源养殖合作社、海驿休闲农庄3个企业。

年轻时的贾桂莲夫妇靠种庄稼生活,那种“饿不死能温饱但不富裕”的生活,让不甘现状的夫妇俩萌生了发展副业的念头。于是两口子种植大棚、贩卖饲料、养殖生猪、外出打工,积累了最原始的资本。

贾桂莲夫妇检查饲料配比及成品质量

几年前,贾桂莲夫妇流转500亩土地(其中80亩为本村贫困户的),成立平安海驿农牧场,种植以小麦、大豆、油菜为主的富硒农作物。同时,将7户22名贫困群众每人54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共计11.88万元资金注入农牧场,并以11%的利率进行分红。“我给贫困群众的红利率为11%,是全平安区最高的!”贾桂莲说,11.88万元的资本金将于2020年3月全部返还给贫困户。

“我有钱不算啥,大家富裕了,才算是真正的富。”贾桂莲依托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农业让自己尝到甜头的同时,也让乡亲们的生活有了大的改善。为了尽快实现石沟沿村部分群众的脱贫目标,贾桂莲的农牧场提供了7个贫困户的固定就业岗位,季节性临时雇佣人工则更多,每年仅在人工工资方面就要支出14余万元,让本村群众在家门口就挣到了钱。

在贾桂莲夫妇一系列产业的带动下,石沟沿村的脱贫工作快速推进,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群众生活蒸蒸日上,贾桂莲还被评为村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

班彦村:搬出大山天地宽

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自易地搬迁一年多来,129户村民的生活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烧上了天然气,睡上了电暖炕,还挣上了光能电的钱。通过易地搬迁项目,村民们迁进新居,实现了“搬出大山去,拥抱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如今走进修葺一新的班彦新村,一排排簇新的瓦房、一条条规整的巷道、一盏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让昔日的穷山村焕发出了新农村的新风貌。

夏日里的班彦新村

为了给搬迁村民们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五十镇政府还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对全村妇女进行了刺绣、盘绣手艺培训,她们的绣品已经远销到了国外。村里统一修建了八眉猪养殖基地,同时还有经营商铺、实施光伏项目、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新路子,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如今,班彦新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庄发展有产业,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庄环境优美、更加宜居,成为了互助县脱贫致富的示范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样板村。

张丛中:第一书记“牵来”致富牛

“多杰才旦家上来领牛。”“大家都不要挤在一起,喊到名字的来领牛……”这是在化隆县扎巴镇黄麻村给村民们分牛时的场景。领到奶牛的贫困户抑制不住脸上兴奋的表情,手里紧紧攥着牵牛绳子,嘴里一个劲地说,党的政策好啊!

化隆县扎巴镇黄麻村贫困户正在挑选牛犊

自从和上一任“第一书记”交接了工作后,黄麻村新任“第一书记”张丛中就和驻村队员住在村里,了解村情、民意,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据张书记介绍,黄麻村是扎巴镇的重点贫困村,了解到村里的产业扶持资金还没有实施完,他就开始思考着怎样带领村民致富。经过与村党支部的协商,并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后,黄麻村的产业扶持项目定了下来,张丛中便开始带领村民们买牛。

张丛中告诉记者,黄麻村同时开展的扶贫项目还有帮扶贫困户购买三轮车计划、生猪养殖计划、餐饮计划等。他刚刚接触扶贫工作几周时间,缺乏工作经验,但是有信心和村两委继续前行,奔赴在为贫困村民脱贫解忧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帮助更多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

和张丛中一样,全市新选派的2500多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正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脱贫一线上,为一户人家、一个村子和一个地区的整体脱贫奉献着智慧和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