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精准扶贫让农牧民多渠道发展

来源: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18-11-14 查看数0

我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近年来,全省各地脱贫政策措施更加精准快速,减贫成效明显提速提质。

海南州兴海县龙藏乡木果村牧民俄见优一家前几天刚刚搬入新家,以前他们居住在距离县城100多公里地方,房子是土木结构。每到下雨天都很害怕房子会漏水、倒塌。通过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们搬进了位于兴海县城的安置村,住上新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一家人显得格外高兴。

海南州兴海县龙藏乡木果村牧民俄见优:现在的房子宽敞明亮、用电、用水都很方便。以前,住在山大沟深的地方,交通不方便。

搬进新家,对于海南州兴海县贫困村的农牧民来说,意味着走向了新的生活。这个总投资2亿多元的安置点,占地100公顷,可解决43个村853户农牧民。

海南州兴海县安多民俗文化村村民魏玉芳: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什么都方便。办什么事情都方便。

海南州兴海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久先太: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6.5亿元,解决了全县57个村的住房、水、电、路等十难问题。并实现了5个贫困村退出,599户贫困户脱贫。

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场输不起、没退路的“政治仗”“民心仗”。攻坚责任不断压实,顶层设计日臻完善。有效搭建全省脱贫攻坚“四梁八柱”,形成了贴合我省实际、具有青海特色的“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目前,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等一系列工程在迅速推进。

2013年以来,青海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6.4%下降到2017年底的8.1%,首次降到个位数。目前,13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已摘帽。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364元增加到2017年的9462元,年均增长11%,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从山窝窝到盖新房,从易地搬迁到产业扶贫,从旅游扶贫到电商扶贫,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青海开创了扶贫事业新局面,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稳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