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戈壁滩上的致富引路人

记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
来源:柴达木日报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18-11-15 查看数0

2015年12月,李国善当选为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当家人。从此,李国善挑起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担,几年来,李国善带领红柳村村民,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村里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戈壁滩上的致富带头人。

初夏时节,记者在红柳村村委会看到李国善开着土地平整机和几名村民在路边绿化带平整土地,种植苗木。他说:“现在村里的亮化、硬化都搞起来了,就差绿化了,把绿化搞起来,我们村子就更加漂亮了。”这些年,他凭着一股闯劲和一心为民的满腔热情,为群众的增收致富谋出路、想点子,用真诚和实干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红柳村位于格尔木市区以东,距离市中心12公里,是2013年成立的行政村,2014年选举成立村“两委”,逐步实现了村务规范管理发展。由于基层组织薄弱,2015年红柳村被确定为后进基层党组织。

要想致富先吃苦,要想致富干创业,要想致富村民要团结,要想在戈壁滩里种出庄稼就得大家共同努力,这是记者采访李国善时他说的最多的四句话。作为农民的孩子更不应该怕吃苦,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有机会成功。“以前他在企业上班,一个月有6000多元的工资,为了让全村人脱贫致富,他辞了工作来村里创业,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利用村里3000亩集体土地成立了仁达合作社,现在合作社效益不错,我感觉李书记的创业精神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村委会主任马哈比说。

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李国善积极进位,明确角色定位,认真调研,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听取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制定后进基层党组织整改方案,后进村快速摘帽。2017年2月,红柳村获得海西州优秀村(社区)“两委”荣誉称号。

前进的道路总是坎坷艰难,平凡的人生道路上,只有经历风吹雨打,才能见到彩虹。在李国善的带领下,红柳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合作社为载体,发挥“党支部+专业合作社”作用,延伸放大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链条上带民致富的积极效应。合作社依托“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的规范运行,通过几年努力,合作社取得了较好收益,年利润达200万元。仁达合作社已成为格尔木标准化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先行典范,“大头哥”也成为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枸杞品牌。

随着仁达合作社知名度的提升,前来观光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周末这里更热闹,有时候来采摘蔬菜和瓜果的就有500多人,因为这边的蔬菜瓜果都是绿色有机种植,蔬菜品质佳、味道好,颇受市民青睐,今年的蔬菜瓜果没进市场就被当地市民采摘一空。”村民李光荣说。

对今后的发展,李国善充满信心。他说:“未来五年内,我们打算建设100座蔬菜大棚,延伸产业链,计划开一家农家乐和酒店,打造‘一条龙’服务模式,让格尔木市民和周边村民有去处、有玩处,让来这边的人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我们还计划让全村村民全部入合作社,全体社员在合作社就业,社员医疗、养老保险金全部由合作社缴纳,让全村村民共享致富发展成果。”

夏日的红柳村在艳阳的照耀下充满活力,父老乡亲与“老百姓最贴心的人”李国善一道迎着艳阳,走向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