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看青海】青海新农村建设得真是太好了
5月29日,“学习践行十九大 助力决胜全面小康——网络名人看青海”活动在西宁市启动后,一行15人第一站就走进了素有“彩虹的故乡”之称的互助土族自治县。
一路走访了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威远镇小庄村、东和乡麻吉村、蔡家堡乡刘李山村,走在村里的宽敞平整的硬化小道上,听着村里的干部们讲起如何找准符合全村特色的致富经,再品一品乡亲们自酿的青稞酩馏酒,同村民们热络地攀谈唠嗑,感受他们的新农村幸福生活……于是,这些来自全国各地走过大江南北的网络名人由衷地赞叹道:“青海新农村建设得真是太好了…”
你爱不爱?这样的新农村
“春暖班彦长风送喜入新居,潮涌土乡众志成城建小康”“国繁荣年年风调雨顺,民幸福岁岁人寿联丰”。参与活动的一行人在挂有这两幅对联的大门口合影留念,既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给村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也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村民指明了发展致富的方向。
互助县班彦新村129户村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脱贫致富,村民们全部搬入了新居,院落特色鲜明、住房整齐美观、村容干净整洁、基础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走在新村里,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幸福、安居乐业、积极向上的新气象。
据驻村第一书记袁光平介绍,目前村里实施了八眉猪养殖、特色种植、资产收益、生态补偿、光伏扶贫、转移就业等多项脱贫措施,组建了刺绣、盘绣合作社,开展挖掘机驾驶技术、手工刺绣制作、烹饪技术等“雨露计划”技能短期培训培训班,使贫困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为脱贫致富提供了保障。
热情好客的村民吕有金邀请网络名人们到他家尝尝他自酿的青稞酩馏酒,要知道,吕有金以前可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始终记着习近平总书记来自己家时对他的期望。去年,他彻底改掉了以前只是在家帮老伴看孩子、家庭收入只靠儿子儿媳外出务工的习惯,通过酩馏酒酿造、销售实现3万元收入后,又贷了7万元互助资金开办农家乐。跟网络名人们喝酒的他眉眼中都是藏不住的自豪和喜悦。
网络名人@传说中的女网警尝过美酒后在微博中写道:“班彦新村居住、生活、教育条件都有了巨大的改善 ,家是充满了色彩的 ,路是平整的,他们养上了八眉猪,装上了光伏板,继续传承土族盘绣非遗文化。外出务工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这美好的新生活里,孩子、老人的脸上都是笑容……”最末,她问道:“这样的青海新农村,你爱不爱?”
真漂亮!互助有座彩色的土族小村庄
离开班彦新村,一行人来到了具有浓郁土族风情特色的互助县威远镇小庄村。这个土族小村庄紧邻互助县知名的彩虹路,一路行来,满目都是彩虹的七彩颜色。笔直宽阔的村道,错落有致的院落,漫步村道,新建成的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周边一排排别具风格的建筑物,让人恰似置身于一民族博物馆建筑群中。村子中央与一个巨大的舞台,土族阿姑们正在为游客进行轮子秋表演,飘扬的衣摆带着她们的欢笑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很多游客更是被那些色彩鲜艳的土族盘绣饰品吸引了眼球,现场就有网络名人买了一副耳环佩戴起来,引得大家纷纷拍照,赞“真漂亮”。
近年来,小庄村以民俗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同时兼有部分农业和劳务输出,立足小庄村旅游资源优势,利用国家级“5A”旅游景区的黄金平台,大力发展村级旅游产业,突出互助土族特色。他们紧紧围绕“结合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实施“1234”(探索一种模式、强化两个规范、走好三条道路、深化四项产业)党建新举措,拓展旅游产业发展,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另一方面,小庄村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带动了村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而且及时抢救和保护了部分土族传统文化,互助县也按“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西陲土风古韵,别具圆满”的原则,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挖掘土族民俗文化,丰富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出了以家庭访问、饮食品尝、婚俗体验、歌舞欣赏、服饰及手工艺品展示、田园风光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民俗旅游项目,使小庄村更是成为进青游客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
据了解,2017年小庄村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80%。2017年底有民俗旅游接待户90户,占总户数的56%,全村85%的劳动力从事旅游接待及相关的服务,2004年小庄村被评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5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规范的旅游经营,使全村走向致富路。
待到山花烂漫时 一定再来油嘴湾
品完美酒,看完土族民俗表演,一路驱车再行,网络名人们突然发现再下车,已然置身一片“开心农场”。这个地方叫油嘴湾花海景区,位于互助麻吉村,地处互助县东和乡浅脑山地区。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传承与保护乡村及农耕文化,推动旅游精准扶贫,完善农产品产、供、销体系,有力带动农民创富增收,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互助县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互助县创富特色农业观光合作社建设了集花卉观赏、农事体验、古窑洞文化体验、徒步健身、特色小吃为一体的麻吉村油嘴湾生态休闲农庄项目。
沿着油嘴湾景区的步行木栈道缓步前行,视野越来越开阔,近处的花田、远处的民宿体验式木屋,绿树掩映的水泥小道、童趣逼真的各式稻草人……一路看,一路听着互助县葱花香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臣义的讲解,让这个“开心农场”在网络名人面前顿时立体成型。据任臣义介绍,该项目2017年实现综合收入近90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60余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其中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余元。
据了解,今年,该公司将继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庄提档升级工作,重点打造浪漫花海区、农耕体验区、智慧游乐区、动物乐园区、跑马休闲区、运动拓展区、健康养生区等核心区域,这将直接带动1558人就业,人均增收2.4万元以上,辐射带动麻吉村周边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网络名人@军粉团当即微博上图诱惑一众网友。任臣义也向大家发出邀请,一定要待到山花烂漫时,再来油嘴湾。
羡慕!村民住上超大豪华“阳光房”
当天的走访中,网络名人们把更多的羡慕和称赞都留给了一处叫蔡家堡乡刘李山村的地方。
这里干净整齐,每户那栋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房让所有人感到舒适惬意的同时,更是发出感叹,“有一套这样的小洋楼,太幸福了”。可是如果不是站在村口,看到山墙头那今昔对比照,谁都难以想象,这个村子在2014年前,还是一个由于严重缺水,交通不便,靠天吃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小村落。
“搬出大山奔小康”。据蔡家堡乡副乡长保广清介绍,在实施易地扶贫整村搬迁项目后,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安置、统一实施、统一配套”的原则规划建设,2015年底刘李山村278户全部入住,2016年全村实施省级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村庄绿化、美化、亮化。
搬迁后的刘李山村,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培养了一批种养殖大户,利用4176亩耕地,在马铃薯种植上下功夫,打造“北山洋芋”品牌。村民李培生一家五口人住上了267平米的大房子,他一个劲儿地夸赞国家的好政策。刘李山村依托搬迁新村交通优势,发展劳务输出和农家乐等乡村餐饮业,确保了全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村子好漂亮,马路好宽敞,房屋好整洁,村民们都好精神……”一路走一路赞!网络名人、央视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魏新在微博中写到:“青海的农村是美的,精神头向上的美,美的实在,美的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