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励志成长话剧《小兵小将》首演走进循化县西路军红军小学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让少年儿童成长得更好”。4月14日,“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循化县西路军红军小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主题鲜明,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展开。
“今天的活动主要是教育培养引导未成年人以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重任任务的责任,教育未成年人走好长征路,发扬革命传统,健康成长。”海东市关工委主任吴启章说:“开展这样一个活动的意义,主要是号召全市各级关工委多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传递红色基因,争当时代新人的爱国主义活动,教育未成年人继承先烈意志,学习先烈精神,发扬革命传统,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
据了解,西路军红军小学前身红光小学就是西路军战士修建的学校,这批被俘的战士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没有丧失革命的信念和信心。他们巧妙的躲过敌人的严密监视,在把象征着革命的镰刀斧头、红星图案雕刻在花砖之中,镶嵌在墙壁之上。就在与红光西路军红军小学一路之隔的清真寺建筑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图案。为了永远铭记西路军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铭记西路军战士坚贞不屈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气概,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决定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红光小学建设为红军小学,并且于2011年11月16日与青海其它四所红军小学一起进行了授旗授牌仪式。2011年11月17日,理事会一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海军副司令、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副理事长赵兴发为进行了“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
如今,已有70多年历史的西路军红军小学就位于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是青海省唯一一所由红军修建的学校。循化县西路军红军小学校长马明全介绍:“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学校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从娃娃抓起,把中国革命红军的精神贯穿到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贯穿到我们的团队建设中,我们红军精神已经融入到我们学校每一个老师每一名学生的心中。”
活动中小小哈佛院的小演员们演绎的红色军旅题材励志成长话剧《小兵小将》节选片段,题材新颖,内容生动。该剧以一个浑身都是小毛病的主人公因为一次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离奇的穿越到战争年代,跟着红军饱尝了战争年代的艰辛和困苦,经历了建军的过程之后,感受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小演员们满含激情的表演着,各个将自己融入到扮演的角色中,他们精彩的演出,让到场的嘉宾们称赞连连,让在场所有观众们掌声不断,精彩的内容感染着在场所有的观众。陪同小演员的家长王娟说:“这样的一次经历让孩子开拓了眼界,通过剧本这些更形象的东西让孩子能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对孩子来说,以后再学习和生活中会更自律,来丰富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今天首演的成功,小演员们在这背后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小小哈佛院的小演员蒋一菲告诉记者:“ 我喜欢表演,这让我得到了很多锻炼,通过表演这样一个角色,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准守纪律,做学校的好学生,做家长的好孩子。”
活动中,北大街小学的孩子们、小小哈佛院的小演员们与西路军红军小学的孩子们纷纷互赠小礼物,结交为好朋友。北大街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王家齐颇有感触:“今天来到这里,内心很激动,让我们了解过去,更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手拉手面向未来,在活动中不光看了精彩的演出,还和红军小学的学生结交为好朋友,互相赠送了礼物,他们为我们准备的礼物很别致,是他们从黄河岸边精心挑选的石头,上面画着精美的图画,很有意味。”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蕴含着我们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永不过时,永远光辉灿烂。通过“传承红色基因 ”教育,我们青少年要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与个人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使命结合起来,脚踏实地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自信、尊道德、重实干、求进取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