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两会·两会传真】担当新使命 书写新作为
两天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青海代表团代表,在北京驻地,结合各自领域的工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意见建议,为开好会、履好职做充分准备。
向学习型的、科研型的教师转变,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新的东西,不能永远停留在经验型。
沙沨和孔庆菊都是来自基层的两位代表,也都是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尽管来自不同行业,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认识却很一致。一有闲暇,他们就围绕这个话题,相互交流、探讨,
全国人大代表 孔庆菊 学前教育,很多教师虽然是幼教毕业的,政府购买服务。这些教师们一个是年轻,再一个工资待遇也比较低,所以说,教师队伍就不太稳定,我们说纳入保障机制之后,他们的心就能静下来,稳下来,投身到教育中。
沙沨代表长期在公检法系统工作,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在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检察工作办法和加大人才引进方面,她针对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沙沨 前期调研的时候,我比较关注我们藏区的双语诉讼法官和检察官人才队伍建设。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机会,引起相应的一个重视,使我们青海地区关于双语诉讼有一个更加平衡、更加健康的发展。
夜已深了,代表们仍在各自房间里忙碌着。桌子上,堆满了他们开展调研的各类资料,灯光下,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期盼。
全国人大代表 白加扎西
记者:州长您好,您还没休息呢?
没有,准备一下意见建议。
来自三江源地区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白加扎西代表,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代表,也是一位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他的建议重点关注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既有关乎百姓生活的建议,也有请求国家层面进一步支持藏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记者:您今年有一些什么样的关注点呢?
关注的是全国的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如何实现,具体的举措和办法有什么。再一个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等等这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 白加扎西 青海牧区的地方病防治攻坚(希望)由国家层面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形成专门的工作机制,利用一定的时间,实施疾病的防治攻坚战,最后达到老百姓健康的保障目的。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肩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代表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都做了认真充分准备和深入思考。
参会前,张晓容代表特意准备了几张西宁市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图。他打算,在会议期间,只要有机会,就给大家介绍展示西宁市近些年的发展变化和下一步的规划思路,他说,西宁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城市功能、城市品味、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高。聚焦“四个扎扎实实”和“四个转变”,他正在不断完善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 张晓容 这两天来,我们集中精力,就是在原来调研的基础上,把我们所提的建议稿子再进一步的进行补充完善,希望这些建议提得更加准确,和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更加吻合,更加具有操作性。
通过深入调研和不断完善,张晓容代表已经酝酿出4条相对成熟的建议,特别是关于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落到实处,在推动青海绿色发展,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方面有一些新的思考。其中一条建议,重点关注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 张晓容 我的建议就是进一步加快青海新能源输送通道的建设,结合中国新能源这样一个发展和生产布局,国家层面应该进一步地研究新能源产业空间和布局,提高新能源产地就地消纳比例。通过新能源就地消纳,制造绿色产品,推动区域绿色发展,这是一个地区发展和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之间相契合,取得双赢这样一个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