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高速公路通到撒拉人家之后……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薛军编辑:赵文莉发布时间:2018-03-15 查看数0

“去年,循隆高速公路通了车,来我们红光村旅游的西宁客人都说交通比以前方便多了,村民们也都喜笑颜开,因为家门口的钱更好挣了。”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我省代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高兴地对记者说。

马乙四夫代表说,循隆高速公路通到家门口之后,来村里旅游的客人一下子多了。祁国彪  摄

红光上村地处循化县城以西30公里处、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大坝脚下。一心想要通过旅游业带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马乙四夫曾经因为村子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而愁眉不展,走出大山白手起家创业的他,太了解交通的便捷对于这个贫困地区意味着什么。

红光上村虽然地处黄河岸边环境优美,可是因为地域的限制,发展旅游业困难重重。为了生计,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2013年,村里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村子的发展步入了新轨道。

去年10月,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了村里。循化县境内首条高速公路— —循化至隆务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这条高速公路沿黄河而建,成为连接甘肃与青海两省的大通道。

高速公路修到了村边,红光上村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环境一下子便利了起来。

“从西宁到循化的时间从两个半小时缩短到了1个半小时,以前必经的拉木峡,道路曲曲弯弯不说,一到冬天大雪封山根本走不了,夏天遇雨又有滚石危险,现在真是天堑变了通途。”马乙四夫感慨万千。

“以前冬天几乎没有游客,这个冬天一下子来了不少人,八家‘撒拉人家农家院’的平均收入增加了两三万元。”

“以前因为交通不便,我们当地的物价相对较高。去年以来,大家明显感觉物价降了下来。”

“村民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大家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

马乙四夫说,看到高速公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回来就不打算走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这条路修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今年,村里打算再打造30家“撒拉人家农家院”,统一修建标准、统一产品价格、统一管理模式,打出自己的旅游品牌。

“我们还要发展旅游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牛羊育肥、水产养殖等产业。相信我们撒拉族群众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幸福。”谈起未来,马乙四夫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