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春走基层】“我们的生活和这糖一样甜”
搬进新居后,生活越来越美好。
快过年了,家是节日里最温暖的港湾。放下刚刚从市场上买回来的几盆花,陈金成坐在阳台上侍弄起了这些“宝贝”,一边修修剪剪,一边哼着小曲。“这是我们搬下来以后的第一个春节,把家里拾掇拾掇,让亲戚朋友们都上咱们家过年来。”老陈的脸上笑意盈盈。
2月8日,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年”,气温骤降,寒气逼人。下了高速,穿过一条街,我们来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城的博雅小区陈金成家里。一开门,便已提前感受到了春的温暖和气息。
三室二厅,白色系的新式装修,天然气分户采暖,阳台上各种盆栽花开得正艳,干湿分离的洗手间收拾的整洁干净,榻榻米上摆着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眼前一切都如同走进城里人的家庭。
还未坐定,老陈高兴地从糖果盒里捧出一把糖塞到我们手上:“去年八月份我们搬进了新家,新家里过新年,今年我们的生活肯定和这糖一样甜,你们尝尝甜不?”一句话逗笑了所有人。
“为啥是第一个春节?”
随行的大通县宝库乡寺塘村村委会主任吉明秀解释道:“以前我们村世世代代住在宝库乡的寺塘村,距离县城有三十多公里,风景很美,生态地位很重要,为了保护好水源地,全村人积极响应政府的决策安排,去年七月份整体搬迁到县城。”
位于大通县北部达坂山下的宝库乡,辖区内是全省最大的饮用水源地黑泉水库、察汗河,享有“百里山水画廊”的美誉,是全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区。一年前,宝库乡的寺塘、俄博图、孔家梁三个村的村民还“隐居”在这方桃源之地。
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为切实保障黑泉水库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大通县按照国家生态搬迁政策,去年着力实施水库周边寺塘、俄博图、孔家梁三个村502户2248人的易地搬迁工程。
村民拉福山以前在风景如画的老家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每年6、7月份旅游旺季时,月收入能过万。如今,舍弃原有的“金窝子”搬迁到县城的拉福山正在谋划着学习新手艺,开启新生活。
“西宁市绝大多数人饮用的是黑泉水库的水,我们都知道水源地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虽舍不得,但以大局为主,宁可舍弃家园,也为保护水源,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饮用水源头。”拉福山说。
说起住在县城好还是老家好?
老陈第一个说:“当然是这里住着舒服,房子宽敞,干啥都方便。”
“我以前周末放假回家需要两三个小时,还得来回倒车,现在到家只需要一个小时,看着父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当儿女的也放心。”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中学当老师的三女儿陈慧兰抢着说。
“年货准备得咋样了?”面对记者的提问,老陈说:“以往这个时候,我们都张罗着要办年货,今年我们住到城里了,不用再像往年一样早早囤货,出了门就是菜市场,天天都能买到最新鲜的年货,也不必着急早早准备。”
一句话落满堂笑。
据了解,这三个村目前超过90%的村民已经搬进新居,住进新房。政府按照家庭人口数和住房面积进行补贴,根据补助资金村民自行选择在县城购置商品房,目前三个村五百多户村民分布在全县的二十多个小区内。
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针对搬迁户缺技能、缺管理、缺资金的现状,政府为俄博图村、孔家梁村、寺塘村3个生态移民搬迁村购置商铺,帮助群众做好后续产业发展。同时,县就业局积极组织技能培训,帮助搬迁群众早日掌握新技能。
“住福宅老少平安,进新居人兴财旺。”正如老陈家门口贴的这副对联,住上福宅,进了新居,搬下山来,遇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