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春走基层】“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零下20摄氏度,寒风刺骨。凌晨4时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街道上,夜色中几个桔红色的身影在晃动,未到近前就听到唰啦唰啦的声音,那是扫帚划过地面的“音乐”。其实,不论什么天气,每天的这个时候,当人们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安睡时,环卫工人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2月初的一天清晨有些特别,快6时的时候,整条街的马路和大多数的人行道都已清扫完毕。此时,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人到来了,他们是中国最美义工郭生芳正能量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们。他们加入到清扫的队伍中,让年纪大的环卫工人到旁边休息,再按照他们的指挥认真地完成未了的工作。
在收拾工具的时候,爱心团队的老成员孟群说:“以为天这么冷,环卫工人会晚些上班,没想到还是这么早,我们来得太晚了,基本没帮上什么忙。”一位环卫大姐听她这样说,笑呵呵地说:“天冷才要更早点出来,快点把身体活动开,才不会耽误干活。”说完拿出自己的保温壶,给孟群递上了一杯热水,她喝了一口又传给其他队友,一股暖流便这样传播开来。
快过年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比平时大了许多,作为本地小有名气的义工组织,郭生芳爱心团队特意在这个时候参与到环卫工作中,用行动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并发动社会的力量给他们赠送床品、粮油,让他们好好过年。孟群说:“在我看来,环卫工人是城市中最可爱的人,他们最早醒来,用辛勤的劳动扫去前一天的垃圾,当我们天亮出门时就看到干净的市容,可是我们对他们的体谅还是太少了,应该多去帮助他们工作”。
对于孟群的说法,47岁的张万花却不尽认同。从事环卫工作11年的她,连续两年被互助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评为优秀环卫工人,她觉得环卫工作的确辛苦,而令人欣慰的是,这种辛苦越来越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也越来越文明,对她们来说这样的改变更加让人高兴。
她说:“我和我丈夫都是环卫工人,每年快到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在打扫家里的卫生,我们却顾不上家里的卫生,因为人们办年货出门勤,我们的清扫量明显增多,经常是除夕前一两天才在家草草收拾一下。这几年县里搞文明创建,乱丢垃圾的不多了,有些人鞭炮都放得少了,有的放完还主动扫掉,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诚如张万花所说,环卫工人的幸福感,不仅是自己把卫生打扫的多么干净,还包括人们对他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每个人都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也不仅是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还是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的写照。青年志愿者刘晖星体验过环卫工作后说:“扫大街说起来简单,却真不是人人都能干好的工作,亲身体验后我更加尊敬环卫工人,也给自己提出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要求,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做到这一点,环卫工人的幸福感会更高,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加文明,我们的环境会更加卫生,人们的心灵也美丽”。
冬日严寒,每个人都需要温暖来度过,如今穿衣保暖已不成问题,人们相互理解和关爱的暖流更让人有幸福感,它反映在爱心传递的行动中,也贯穿于我们日常的文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