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白衣天使记录动人数据
讲故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青海红十字医院产科记录的数据。
7885:匆匆走过的2017年,共有7885个小生命呱呱坠地。
139:新生宝宝中,共有139对双胞胎,好事成双。
36:2017年11月10日,有36个宝宝诞生,是全年分娩最多的一天。
5565:2017年最重的新生儿足足有5565克,可真是把妈妈辛苦坏了。
660:2017年最轻的新生儿只有660克,孕龄28周,就是一瓶矿泉水的重量,医护人员们都称她为“手掌仙子”。在爸爸妈妈和医护人员的呵护下,她已经一岁啦,是个健康的大宝宝。
……
这些数据,是青海红十字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花了两天时间整理得出的结论。妇产科护士长李月琴说,从事产科护理工作十七年,一直都有总结这样一个数据的想法,整理过程虽然辛苦,但结果令人满意,这是对所有产科医护人员一年辛苦付出和牺牲的成果。
一串串大数据背后,包含的是一段段饱含酸甜苦辣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感叹生命力的顽强,感恩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奋斗。
产科的工作繁忙如菜市场,又或者像一个工厂,吵吵嚷嚷,在其他科室安安静静的时候,这里总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场景。见到产科主任谢玲时,她刚刚走下手术台,这是她今天接生的第2个新生命。
谢玲说:“我们的工作就是痛并快乐着。看到产妇生产顺利,孩子健健康康,我们就开心,但是一忙起来就不知道时间了。”谢玲说,新生儿出生时间很奇怪,晚上较多,有时候白天感觉不是特别繁忙,一到夜班就开始忙,最多一天出生了36个宝宝,这意味着有一个小时两个宝宝同时出生的情况。
家人顾不上,即便休息了也不知道自己干什么,感觉都不会生活了是众多产科医护人员的通病。“别人总说,生孩子是人生人,吓死人。看似很顺利的事情常会有一些意外发生,尤其是二胎放开后,出现了一批高龄产妇,她们所蕴藏的风险大,合并症较多,对产科医护人员来说压力很大,每天从上班那一刻起,神经就是完全紧绷的状态,直到把班交给下一个医生。但是,每看到一个家庭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开心,我们就感觉一切都值了,这就是我们工作带来的一个成就感。”谢玲说。
在产科,怀着孕的医生和护士通常会忘记自己也是一名孕妇,需要休息。“她们往往不会考虑自己太多,在给别人接生时,常常拉着产床帮助产妇做检查,或做一些相应治疗。等忙完了,才想起来自己也是个孕妈妈,想着坐会,可下一位产妇又来了。”
“新生儿不会看日历,也不会知道节假日医生需要休息。”谢玲开着玩笑说,春节这个阖家欢乐的传统节日,对于自己这样的产科医生而言,与平常没什么区别。“以前亲朋好友们还会打电话说,一起出去玩吧,现在几乎没有了,因为都知道打了电话也不会去,没有时间。不是说医生有多么高尚,我们也会羡慕别人能和家人朋友出去玩,实在是有时身不由己。”谢玲说,在产科工作了二十多年,有七八个大年三十是在医院度过的,而且一到节假日,反倒会比平时忙,患者会更多,压力也会更大。
据统计,2017年,青海红十字医院共有892个胎龄低于37周宝宝在NICU顽强坚持,茁壮成长;最年长的47岁新妈妈,历经孕期的千辛万苦,度过产前诊断的重重难关,健康诞下宝宝;30分钟内及时剖宫产,200多位新妈妈和宝宝因为快速反映机制而保住生命,其中“跑”得最快的宝宝,只用了十分钟就来到了世上;114例前置胎盘孕妈妈,有惊无险的生下宝宝;7885位分娩妈妈中有3621位新妈妈,有1500多位是瘢痕子宫。5002位顺产的妈妈中,有105位妈妈接受了分娩镇痛,妈妈们不会因为生孩子而“痛到变形”。
这一幕幕场景中,蹲着的、跪着的,跑着的,一直亢奋着的是助产士。作为守护着新妈妈的小仙女,在生产十分钟里,助产士托举胎儿,托起了家庭的希望,牢筑安全体系,保障母儿平安。
妇产科护士长李月琴告诉记者,刚开始选择妇产科护士,是因为这是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医院专业的选择中,流传着一句话,叫‘金眼科银外科,脏死累死妇产科’。妇产科护士不仅是脏死累死,而且干的是婆婆妈妈的小事,但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这个岗位产生很深刻的感情。”
从护士到现在的护士长,李月琴说,这是一件非常有压力和挑战性的工种,忙、累、辛苦是它的代名词,加班加点更是常态,可心酸的背后,是骄傲,是说不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既然选择了,就要做好准备为此牺牲一些东西。我见证了青海红十字医院妇产科二十年来的发展,我觉得我们的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每位医护人员都做了很多努力,都在尽心尽力。能够为青海省孕产妇群体保驾护航,是妇产科医护人员的理想,也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
记者后记:
她们是一颗颗小草,虽然无名,虽然渺小,但她们从未放弃执着的追求,她们有崇高的信念,也有不移的人生坐标,她们的守护、鼓励、指导、安慰是为新生命呐喊助威,是与爸爸妈妈们一起迎接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