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5青洽会】指尖技艺到民间温情 藏毯里的世界温度
辗转多地来青参展的伊朗夫妻、寻求合作想在西宁开店的印度客商、展示“传统非遗+数字赋能”的本地企业……记者在青洽会藏毯展上感受到的不仅是买卖之间的简单交易、双方合作的单纯往来,更是各国人民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一张藏毯里的世界温度。
小的可以戴在头上当头巾,大的可以放在桌子上当桌布,此刻拿着产品正向大家作介绍的是来自伊朗的参展商哈梅德夫妇。
伊朗参展商 哈梅德:这些都是手工编织布。全是手工制作的,这是棉质的,用作桌布。这些都是伊朗纯手工制作的。
多天前,夫妻二人来到中国,因沿途花费较大,想着把带来的产品能够尽量销售出去,不少市民听了他们的故事前来购买。
西宁市民 武国荣:我昨天已经帮朋友买了8条,这种伊朗的布料比较有异域风情,很好看,花纹也很特别。
销量不断增加,哈梅德用仅会的中文对每一个顾客说着“谢谢”。
参展商 哈梅德:我很高兴能在中国,因为得到了中国人的支持。他们帮了我太多太多。我很感谢他们的这份善意和热心相助。
来自印度的维卡斯告诉我们参加此次展会,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寻求合作机会,在青海西宁开设他们在中国的第一家地毯店。
印度参展商 维卡斯:我从2014年经营藏毯一直到2025年,有幸见证了这段时期藏毯产业的发展。青海省能让商家看到诸多投资的益处,长远来看,开设店铺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业务。
作为青海省重要的出口商品,藏毯不仅畅销海内外,更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今年的展会,吸引了来自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6国的69家国际地毯商参展,展出地毯20余吨;同时,有青海、北京、上海等国内111家地毯商踊跃参与,展出地毯超100吨。
国内参展商 华俊皓:我们专门做手工地毯,但是今年我们准备另外一种波斯地毯,就是挂毯。这个挂毯工艺跟地毯一样,就是传统的手工编织,有不同的花纹。
国内参展商 马勇:今年大概发了毯子是2000条左右,挂毯4000条左右,销量还是可以的。
本届藏毯展区的最大亮点是同步启动“世界地毯集散中心”,这是对传统会展模式的突破性创新。
中国藏毯协会副秘书长 罗世伟:这个中心吸纳全球7个国家的手工地毯的精品,我们会把它做成永不落幕的地毯展。
从哈梅德的艰难参展路到维卡斯的开店新愿望,从120吨地毯的展出到“世界地毯集散中心”启幕;藏毯,从来不单是一针一线间的指尖传承,而是每一块经纬里与它相遇的人的故事。
中国藏毯协会副秘书长 罗世伟:地毯它不仅是家里面的一种用品,那我们更觉得它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做地毯展,除了商品的贸易,更是文化的交流。西宁市作为“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希望地毯能够作为一个载体,达到各国之间交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