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凝聚精神力量 奋进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青海新闻联播作者:李文慧 刘丽洁 米斌 赵鑫忠编辑:杨燕发布时间:2025-05-26 查看数0

长云融媒讯(记者 李文慧 刘丽洁 米斌 赵鑫忠)5月23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引发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热烈反响。

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省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

青海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史教研部主任 教授 杨晓燕: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明确了方向,让全体中国人民拥有了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我们要立足于文化底蕴、国家公园、民族团结,推动三者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形成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青海省直机关文明办主任 马薇娜: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工作始终,围绕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拓展文明创建内涵,进一步提高机关文明程度和党员干部素质。

西宁市城东区林家崖街道林家崖村党支部书记 陈明善:以此次荣誉为新起点,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上持续发力,探索、创新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明村镇示范作用,为推动城东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海东市民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朱丽娜: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弘扬清风正气,继续创新方法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全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素质。

此次表彰大会,我省格尔木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41 个村镇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 、74 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13个家庭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 、11所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较之上届均有大幅比例提升。大家表示,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之以恒地巩固和提升文明创建成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刘海峰:我们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并以这次荣誉为激励,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巩固好、运用好文明校园的创建成果,以精神文明建设新成效为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黄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执行局局长 郝鹏飞: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必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接续奋斗,以文明之笔续写文明答卷。

海西州格尔木市昆仑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张朝祥: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融合发展,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让文明新风浸润城市的每个角落,让精神文明之花在格尔木市绚丽绽放。

海西州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办事处建设路社区党支部书记 居委会主任 林慧珍:持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结合社区实际,大力培育文明实践特色项目、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奋发图强、积极有为,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凝聚精神力量。

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兴旺社区党委书记 杨金花:创新宣传载体,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建立“居民共治”机制,鼓励群众建言献策,让精神文明建设更接地气、更具温度。

青海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处处长 林晓璇:将紧紧围绕“青韵新风”文明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巩固现有创建成果,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启动新一届全国文明创建主体推荐遴选工作,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内容载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身边好人等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常态长效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