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抢抓机遇促发展·青海在行动】青海健全以工代赈制度机制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青海新闻联播作者:达海莹 万小磊编辑:杨燕发布时间:2025-05-12 查看数0

长云融媒讯(记者 达海莹 万小磊)近期,青海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青海省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工作指南(试行)》,这是我省健全以工代赈制度机制、创新项目承接方式、优化劳务组织模式的深入探索和有益尝试,标志着我省在创新政策实施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方面迈出新步伐。

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一项重要政策。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青海省2025年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第一批任务计划资金2.95亿元,较2024年中央预算内资金增长54.21%,主要用于支持脱贫县开展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49个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吸纳3000多名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项目建设。《青海省以工代赈项目村民自建工作指南》充分结合省情实际,积极探索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模式,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推动村民自建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处处长 赵永平:重点从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标准、项目谋划等方面,细化完善了项目务工群众确定、劳务报酬发放、物资采购、推进实施、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统筹设计了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管理参考模板,为全力保障以工代赈村民自建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通过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能够将有限资金更多用于项目建设,更大程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更广范围带动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青海省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处处长 赵永平:村民自建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农牧民收入与农村人居环境的“双提升”。下一步,我委将在条件成熟地区开展试点工作,着力将以工代赈打造成促进群众就业的新渠道、推动乡村建设的新方式,切实发挥“赈”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