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青海:科技来赋能 春耕气象新
眼下,我省春耕备播正有序进行,广袤的田野里,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应用其间,展现春耕新气象。
在海东市民和县马营镇、官亭镇等农田集中区域,一架架多旋翼无人机正在田间进行精准喷洒作业。无人机搭载的高精度喷洒系统可实现每亩地2到3升药液的均匀覆盖,确保药液精准附着在作物叶面,实现“减量增效”的绿色防控目标。
海东市民和县辉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白如英:现在种植的这一片地总共是120亩左右,一般正常情况下请工人施肥、喷药的话没有两三天、三五个人干不完。现在有了无人机施肥、喷药,用不了半天时间就全部搞定,又省时又省力。
春季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关键期,也是叶面施肥促生长的重要节点。此次无人机植保作业覆盖民和县14个乡镇,预计完成6万多亩规模化连片种植农田的病虫害防治和养分补充,为夏粮丰收和特色林果产业提质打下基础。
海东市民和县农科局农机站站长 李玉麟:依托单产提升项目,分别在马营(镇)、官亭(镇)成立了2个植保服务队,配备4台高性能无人机。运用无人机开展施肥、打药、调运等作业,一天作业6小时,完成300亩的作业面积,大幅提升农机作业装备水平和植保效率。
在循化县街子镇孟达山村的田野上,循化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正积极开展“小麦膜侧沟播”新技术试种工作,首批试种耐旱新品种“青麦10 号”,面积达150 亩,全力探索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新路径。
海东市循化县啊啦啦农牧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夏吾才让:在孟达山村流转了800多亩浅山耕地,计划种植全膜蚕豆400亩,全膜马铃薯250亩,今年我们合作社从民和县学习地膜小麦种植新技术,试种了150亩。
地膜播种是今年循化县主要推广的膜侧沟播小麦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精量播种,还能借助地膜的增温保墒效应,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小麦增产增收。
海东市循化县农科局推广中心副主任 韩世忠:今年,引进了小麦膜侧沟播技术。选择在孟达山旱地进行试种100多亩。该技术的引进能有效缓解旱情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实现小麦单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