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青海: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筑牢平安建设基石
长云融媒讯(记者:韩孟娜 李凯龙)近年来,青海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筑基工程”,构建起“省—市—县—乡”四级贯通、功能集成的治理枢纽,以统一标准、实体运行、智能支撑的创新实践,加快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百姓家门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内,群众正有序地向工作人员反映诉求。
海东市民和县川口镇居民 张福光:以前遇上矛盾纠纷,我们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经常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好了,有了综治中心,我们只需要来这儿,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综治中心设有接待、受理2个大厅,以及公共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诉讼服务、综合服务5个窗口,还配备了综合调解室、行业调解室等20个功能室。近年来,民和县着力推动资源在中心汇聚、信息在中心应用、矛盾在中心化解、服务在中心强化、平安在中心实现,全县矛盾纠纷化解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2024年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数同比下降28%、2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海东市民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负责人 马麒:目前,民和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信访局6家单位已常驻中心办公,另有人社局等多家单位定期轮驻。各类常驻工作人员共有31名,他们各司其职,共同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群众事,无小事。早在2023年,青海便开始整合各类资源,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依托综治中心,整合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的资源力量,实现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一次办成事”。
在海北州海晏县,综治中心统筹整合了县委政法委综治维稳信息中心、县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县司法局“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等六方面有关功能和资源力量,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
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村民 徐军:我遇到了一点经济纠纷,来到了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来了以后在调解员、律师、法官三方的介入下,我的困难得到了圆满解决,以后有困难就找综治中心。
海北州还开发覆盖州、县、乡三级的受理矛盾纠纷“码上报”小程序,实现综治中心对矛盾纠纷、社会治安、便民服务、咨询服务等精准受理,让群众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快速上报化解矛盾纠纷。
海北州海晏县政法委副书记 海晏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张晓龙:按照“小事快办、急事特办、烦事细办、难事共办”的“四事分流法”进行分流转办、督办问效和跟踪回访,特别是对涉及责任主体多、跨区域、跨行业的疑难复杂问题和信访事项,落实公安、法官、律师、信访、人民调解等多元参与的联合调处工作机制,争取将矛盾纠纷调处到位。近半年来,成功调处法院转办诉前调解案件15起、受理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5件,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32.5万元。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青海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既是平安建设夯基垒台的硬举措,也是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软实力。近两年来,通过这些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一批“骨头案”“钉子案”有效化解,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妥善解决,矛盾纠纷信访案件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全省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