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许国强的光影人生——《马背上的光影驿站》

来源:青海新闻联播作者:许若扬 李文慧 赵鑫忠 王永盛 苟延军 张晓巍 仁青多杰编辑:刘羿楠发布时间:2025-04-11 查看数0

长云融媒讯  春分后的青海高原,暮色苍茫里,一辆电影放映车碾过冻土,载着数字放映机和藏汉双语宣传手册驶向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这是许国强生前最熟悉的巡映路线,他用生命丈量信仰的长度。今天,让我们透过时光的褶皱,触摸、感知那段用生命接力的光影交响,在那里,蕴藏着中国乡村最朴素也最坚韧的文化脉搏。

青海湖畔的凌冽朔风裹挟着沙粒拍打幕布,许正东正在调试数字放映机。这个27岁青年接手的不仅是父亲许国强留下的设备,更是一份延续36年的光影承诺。从手提背扛胶片到汽车载数字机,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高原夜幕下永不缺席的光影之约。

许国强儿子 许正东:有一次银幕没有绷展,爸爸就让我把幕绷展一些,绷得展展的,演出效果好一些,对我的操作挺严厉的。

许国强总说“幕布绷不展,就像酥油茶没熬透,少了很多味道”。

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的一方小院,57岁的马玉梅正收拾着那台老式胶片放映机。泛黄的巡映日志里,写着最初的放映记录。那时,丈夫许国强把放映机驮在毛驴背上一村一社地走。

许国强妻子 马玉梅:庄稼和一头猪卖掉了,凑了点钱,在下面的院子里买了个放映机。那时候家里更困难,要拉扯3个孩子。

马玉梅轻抚泛黄的幕布褶皱,那是1993年,在共和县铁盖乡拉才村遇险的见证,昏迷的许国强醒来的第一句话竟是“放映机没摔坏吧”。

许国强妻子 马玉梅:我们把车掉下几丈深的山底下了,他的头到医院缝了15针,那时候我也是偶然这么想的,这个电影放映也是个危险的活儿啊。

夜幕下的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东科村广场,许正东做着放映前的准备。比起父亲那台当年需要三个人抬的胶片机,如今设备轻便了,但“电影+政策宣传”的传统仍在延续。禁毒警示片头刚闪过,就有牧民凑近要宣传册。“阿吾,放完电影再讲禁毒知识嘛!”,许正东回答说,“禁毒知识讲完再放《中国蓝盔》,这是爸爸定的规矩。”

许国强儿子 许正东:选片的技巧是有的,去学校就下载一些《湄公河行动》《林则徐》这种电影,学生们就知道怎么小心毒品(的危害),像去了村子里,爷爷奶奶们比较多,然后就会放一些以前的老片子,像《英雄儿女》《上甘岭》《地道战》,这些电影老人们特别喜欢看。

海南州共和县电影放映员 许国强:给老百姓放电影,老百姓特别喜欢我,我和电影这一辈子好像特别有缘,我就和电影离不开,离开了就好像从我身上掉了个东西,就像我的胳膊还是腿没有了,就那个感觉。今晚要是不放个电影就心里着急得坐不住。

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吾雷村村民 赵玉龙:他们只要来放,我们就过来看电影,质量好,我愿意看。

记者手记:当许正东将禁毒宣传单递到小卓玛手中时,恍若看见36年前父亲给牧民讲解牧草防虫的身影——马背上的电影放映,从来不只是光影魔术,更是贴着大地行走的民生课堂;从马背驮来的文化星火,也正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