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青海这十年|我省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

来源:作者:编辑:张静发布时间:2022-10-14 查看数0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刘羿楠)10月13日,“青海这十年”网信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举行。省委网信办副主任李青就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网信工作进行介绍,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十年来,青海网信事业从顶层设计抓起、从框架搭建干起,统筹推进三级网信体系建设,网信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青海网信机构也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8年11月,青海省委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设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省委网信办为正厅级机构,列省委工作序列,将网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省委网信委全体会议、全省网信工作会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理顺网信管理领导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我省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同年开始,全省8个市州和所属区县陆续成立党委网信委,明确日常办事机构,明确网信工作人员,做到了专人专责,网信工作体制“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全省“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的工作格局不断巩固。

十年来,省委网信办贯彻落实“三个纳入”,把党管互联网落到实处,并制定相应考核办法,会同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考核办等部门对网络意识形态、网络安全、网络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和年度考核,进一步压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推动党管互联网落到实处。

全省网信系统着眼服务党和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精心组织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平台作用,策划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等网络主题宣传,总点击量超1亿次,办好“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专题专栏,使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更加深入人心。组织策划100余项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引导活动,邀请省内外媒体深入采访报道,全方位立体化展示青海新形象,打造出了《青海这百年》、《大美青海》、《青海1分钟》、《青海24小时》等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精品力作。

同时,深化拓展网络人士青海行、阳光跟帖等品牌活动,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网络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网络文明、网络诚信建设中来,把青海的好声音正能量传播得更广更远。将党管互联网原则落实到互联网行业,成立青海省互联网行业党委,全面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引导互联网企业和平台、网络社会组织自觉守法诚信经营,担负社会责任,互联网行业自律持续强化。

截至目前,全省网站有4973家,微信公众号注册15.59万个,微博注册用户突破1100万,移动短视频月活跃用户超300万。全省网信系统始终把畅通渠道,汇聚民意、凝聚人心作为重要任务,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

近年来,省委网信办年均收集网民反映集中的意见建议300余条,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促进问题解决,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媒体,相继开展“看青海,走基层,做服务 主题学习考察”、“壮丽70年-网络名人@新青海”等活动,团结知名网络人士客观理性发声,引导网民明辨是非,共同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确保了网上正能量始终充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的正面宣传的同时,针对网上不实谣言信息,指导属地网信部门及时发布辟谣信息,有效服务了防疫大局。

累计开展“清朗”、“扫黄打非”、“净网”和网络直播行业整治等200余项互联网专项行动,网上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网络整体环境明显改善。专项行动清理各类违法有害信息7万余条,约谈网站(公众号)141家/次、短视频平台主播114人/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58人/次,依法关闭违法违规、僵尸账号1000多个,违法违规网站200多个,移送线索223条。一批语言粗俗、价值取向不当、受众面广、影响恶劣的网红直播得到有效整顿。

截至目前,对全省122个服务项进行了许可审批,网站14家、应用程序35个、公众账号71个、网络直播1个,其他项目1个,基本覆盖省(市、州)各级媒体及县级融媒体。青海网民数量占省内人口比例较大,互联网普及率达65.4%,全省网信系统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把好网络安全关,近年来,全省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全社会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明显提高。

十年来,全省网信系统把践行新发展理念作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发力点,以信息化赋能增效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抓实统筹聚合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2021年底,全省移动电话基站总数5.99万个,区县主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实现4G网络和光纤宽带“双百”。西宁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西宁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上线运行,根镜像服务器建成投运,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省IPV6支持度显著提升,位居全国前列。

湟源、互助、玛多、贵南四县入选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工程,分别在数字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数字化治理、乡村信息服务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为我省数字乡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向藏族群众捐赠手机2500部,助力农牧区巩固脱贫成果,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同时提升广大群众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群众更好地使用数字产品和服务,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做好网信工作责任重大,十年来,全省网信系统为“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了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撑,并将继续奋力谱写新时代网信事业发展新篇章,不断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