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这十年|退役军人荣誉感 归属感 获得感不断增强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陈星霖)10月13日,“青海这十年”退役军人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举行。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海宁等领导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了解,自2018年11月26日青海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挂牌成立以来,全省广大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健全“三个体系”,退役军人工作基础更加坚实。青海省县级以上退役军人事务行政机构全部组建,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3576个。制定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实施方案、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改革若干措施,编制《青海省“十四五”退役军人服务和保障规划》,出台涵盖退役军人思想引领、安置就业、优抚褒扬、服务管理、权益维护以及双拥共建等方面政策文件30余个,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发挥烈士纪念设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主阵地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烈士纪念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全省烈士纪念设施面貌明显改观。
强化思想引领,退役军人优势作用有效发挥。三年多来,学习宣传“最美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推动实施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推荐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7名、“全国最美退役军人”2名、“全国先进军休干部”1名,隆重表彰“全省优秀退役军人”17名,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营造学先进、当先进浓厚氛围。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成立“高原老兵宣讲队”,建立“兵支书”人才库,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从“生态绿”到“志愿红”,从“应急蓝”到“抗疫白”,全省广大退役军人响应号召,积极投身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坚持改革创新,退役军人安置就业成效明显。三年多来,累计接收安置退役军人7200余名,转业军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退出消防员安置率100%。落实逐月领取退役金安置政策,加快推进离退休军人和伤病残士兵接收安置工作,连续四年在全国率先超额完成军休人员接收任务。重视做好退役军人培训工作,全省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参训率90%以上,有培训意愿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参训率达到100%。加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出台多项政策,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实现“质量、数量”双提升。举办两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选聘专家学者、退役军人企业家担任退役军人创业导师,开展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示范企业评定活动,我省2个企业、4名同志分别荣登“全国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光荣榜”“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
回应关心关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提质增效。制定发布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清单。连续四年以平均10%的比例调整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一级因战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由2018年的80140元提高到今年的116270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金标准从31515元提高至37445元。自今年5月份我省启动优待证申领工作以来,累计申请受理6.3万余人次,3.3万余人在微信、抖音、微博等朋友圈中“晒图”“晒卡”“晒荣誉”。
发挥政治优势,双拥共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显著政治优势。全省7个城(县)、2个单位、1名个人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隆重召开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命名表彰14个城(县)、50个单位、50名个人为全省双拥模范,推动双拥共建蓬勃发展。常态开展新兵入伍欢送、立功受奖报喜、退役返乡欢迎等活动,“喜报送到高原藏家,村民骑马迎接”“万里春风传捷讯,喜报送到功臣家”等一批视频被各大媒体转载,点赞关注量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