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青海这十年| 我省应急救援效能全面提升

来源:长云网作者:融媒体记者 刘羿楠编辑:侯桂青发布时间:2022-10-10 查看数0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刘羿楠)10月9日,“青海这十年”应急管理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举行,青海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跃荣等领导介绍相关情况。自2018年11月29日青海省应急管理厅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加快推进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力有序有效应对灾害事故的实际行动,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新时代青海应急管理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青海省8个市州、45个县(市、区、行委)应急管理局全面组建。青海初步形成省级应对重大灾害指挥机构综合性枢纽,实现应急会商指挥一键通,应急管理部门综合协调优势和有关部门专业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在雪灾、地震、山洪、山体滑坡、城市路面塌陷、湖泊漫溢等一系列灾害险情应对处置中起到关键作用。

2021年4月修订发布《青海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范了省、市州、县等各级领导指挥机构,进一步健全了分级响应、协同处置、信息资源共享等机制,推动形成全省指挥协调统一、联动机制有序、应急行动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支持各类救援队伍发展,加强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建立省级航空救援队伍,签约黄河九省区、西部八省区、青海西藏和四川青海应急联动协议,区域联动迈上新台阶。建成投用救灾物资储备库79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立,实现了省级物资有保障、州县级物资全覆盖、偏远乡镇有库点的目标,并与省内大型运输公司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运输协议,确保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救灾物资迅速运抵灾区。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青海省共成立各类督导检查组21491个,检查各类企业、单位及场所129649家(处),排查整改一般隐患176639项,重大隐患45项,依法行政处罚22445次,责令停产整顿1387家次,全省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建成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一张图一张表”信息系统、油气输送管道电子分布图及在线监控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有效提升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水平。深入推动全省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已为6州32县配发执法装备11个种类1270余台套,有效提升了执法效能。

坚守安全红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常抓严管长效机制,创新隐患排查治理“两单四表”模式,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研究制定青海省33条具体举措,有力维护了安全稳定形势。全省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585起、633人,降到2021年的382起、257人,降幅34.7%、59.4%,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从2012年的18起、72人,降到2021年的4起、12人,降幅77.8%、83.3%,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着力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省应急管理厅全面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防汛抗旱水利设施防御、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农村危旧房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2021年,全省年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倒损房屋间数,较2012—2016年均值分别下降41.9%、12.2%、47.2%、47.9%。2018年—2021年,全省累计应对处置灾情1055起,累计紧急转移安置13.67万人,青海连续35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

结合省情实际,2020年青海选聘疾病控制、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等领域共计443名专家学者,组建形成我省应急管理专家库,为各地区、省直相关部门配备693部天通卫星电话,建成省应急管理“一张图”、全省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部省市县四级贯通的省应急指挥信息网以及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等上下联动、横向互通、区域协同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全面提升应急处置、安全监管、应急通信保障和救援实战能力。

同时,制定公共安全专项组11项工作制度,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积极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系统,强化企业线上监管、执法与政务服务,形成“互联网+监管”体系。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100余期,累计10000余人次参加培训,并强化科普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下一步,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将加强全周期应急管理,落实全方位应急责任,提升全要素应急水平,提高多灾种应急能力,做好全天候应急准备,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损失,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