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青海这十年|民政服务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静发布时间:2022-09-26 查看数0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杨燕)9月26日,“青海这十年”省民政厅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十年来,青海各级民政部门把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青海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有力 全面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十年来,青海累计投入民政事业经费527.6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3759个,投资总计58.85亿元,集中办成一批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民生工程,为全面实现全省4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出了民政贡献。

累计投入各类民政救助补助资金272.31亿元,切实发挥兜底保障职能。城镇低保标准从2012年每人每月310元提高到现如今的每人每月70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2012年每人每年19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676元;特困供养标准从2012年每人每年3100元提高到现如今每人每年12600元,达到了城市低保标准的1.5倍。

持续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累计投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资金2.86亿元,开展街面巡查35万余次。十年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累计发行福利彩票127.36亿元,共筹集彩票公益金38.08亿元;累计慈善捐赠28亿元。

基层社会治理充满活力 有效助推全省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海省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达标覆盖率达到社区94%、农村83%,3万多名社区工作者活跃在为民服务第一线,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期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任务,依法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和清理“僵尸型”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全省范围内登记管理的社会组织总量已达5997个,比2012年增长了2倍。

持续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省持证社会工作者达1118人,比2012年增长近5.37倍。志愿者队伍超过7209支,注册志愿者已达62.8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6%。

基本社会服务提档升级 进一步提升全省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青海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 1860个、床位23470张,床位数是2012年的近40倍。老年人高龄津贴、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综合补贴等制度不断完善,年平均惠及近40万老年人。全面推动养老护理服务进家庭、志愿服务进医院、康复辅具进基层、殡葬服务进小区等四进试点工作。

制定出台青海省设镇、设街道标准,圆满完成了我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并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地名公共服务。统筹推进海东撤地设市,玉树撤县设市,茫崖、冷湖合并设市,同仁撤县设市,湟中撤县设区等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致力于老年大学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累计为3万多名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截止目前,省老年大学共开设12门专业课程,47个教学班。投资1.6亿元,新建老年大学正积极筹建中。

结合省情实际 构建更加完善的民政政策法规体系

十年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以加强立法、政策创制、标准编制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全面提升青海民政事业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结合省情、民情、社情,青海相继出台婚俗改革、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殡葬改革等便民惠民政策,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和城乡统筹、标准统一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研究制定城乡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办法。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困境儿童、留守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相应福利保障措施相继出台。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发展,根据我省实际,制定《青海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养老、殡葬、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三个专项规划,为今后五年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将全省五类、六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老年人“无劳动能力”认定年龄放宽到55周岁以上;将“二级视力残疾人”确定为无劳动能力纳入特困人员供养保障范围;支持年满18周岁但仍在接受大专、本科等普通高等教育的特困人员完成学业;将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权和5000元以内的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街道)。全面提高全省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

投资6.45亿元为150万老年人提供急需的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等服务。投资2131万元在西宁市建设1950张家庭养老床位,为困难家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以农村互助幸福院为依托,建立了“互助+自助”养老模式。

建成全省首个“医工结合”医学治疗与康复辅助器具配置试点平台。实施“肢体残疾患者手术与康复医疗救助”行动计划。建立全省救助返乡人员信息台账、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

如期完成346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依法取缔劝散非法社会组织22家,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454家。全面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第三方承接主体派遣乡镇民政工作人员1417人开展申请救助对象入户调查、信息录入等工作,极大提高了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能力水平。

据青海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蒋跃成介绍,下一步,青海各级民政部门将更好履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光荣使命,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