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院: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 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张静)9月16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主持召开“青海这十年”法院专场新闻发布会,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人选星月等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全省法院十年来的工作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推进“一优两高”战略实施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
十年来,全省法院一审审结各类案件511074件,各类案件一审审结数由2012年的25979件逐年大幅上升至2021年的86035件,增幅231.17%。干警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克服案多人少矛盾,在受案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确保案件质效不下滑,2021年,全省法院法官人均办案量达到152.46件,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1.47%。
十年来,全省法院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法治青海,一审审结刑事案件44330件,判处罪犯61319人;坚持新发展理念,依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审审结商事纠纷案件104737件;积极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保障“放管服”改革,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依法妥善审理一批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出台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全面实行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和“三合一”审判机制,探索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心怀国之大者,全力服务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一审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3755件,其中受理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下降明显,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和全民环保意识显著提高。依法惩处杀害杰桑·索南达杰的盗猎团伙及其成员,告慰为守护高原生态环境作出巨大牺牲的环保卫士;全面推行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和“三合一”审判机制,加快推进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生态法庭建设;参与签订长江经济带11+1省市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坚持人民至上,以换位思考理念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审审结各类民事案件356319件。依法审理涉民生案件,丰富“马背法庭”形式,加大巡回审判力度,让“流动的人民法庭”更好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牢固树立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支持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推进裁判文书、审判流程信息、执行信息和庭审公开,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十年来,全省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规范审判执行权力运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坚持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合力、落实举措,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安排上来,牢牢把握“八个坚定不移”的工作重点,为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友好、创新开放、文明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青海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