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20年前并肩前行 20年后共摘硕果

来源:长云网作者:马佩玉 杨燕 李晓艳 刘羿楠编辑:陈星霖发布时间:2021-09-29 查看数0

编者按:

二十,一个普通的数字,若加上一个数量单位“年”,意味着什么?

于人而言,意味着少年初长,成家立业;

于学子而言,意味着海量知识储备,前途光明;

于普通高校而言,意味着跨越奋进,跻身“211”“985”。

长云网讯(融媒体记者 马佩玉 杨燕 李晓艳 刘羿楠)9月29日,对口支援青海大学二十周年工作会议召开。一幅幅照片,一帧帧影像,一组组数据……记录着青海大学20载的流金岁月,也见证着一枚枚丰硕果实的得来不易。各援建高校代表在发言中,阐述二十年来与青海大学产生的浓厚情感,诉说“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的情怀。

自2001年,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清华大学作为首批支援高校开始对口支援青海大学。随着支援工作的深入和青海大学学科发展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陆续加入支援团队。

二十年来,六所高校将师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青海大学,为该校莘莘学子带去优质教育的同时,也带去了新的希望。导师们从客人到亲人,从使命到甘愿奉献,白了头发,却留下一片赤诚的心。在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对口帮扶下,青海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提升,实现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实现一级学科硕士点全覆盖。

二十年来,各支援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青海大学在三江源生态、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盐湖化工、光伏、新能源等领域,为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青海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84项,科研经费从对口支援初期的年到账1100万元提升至2018年3亿多元。

二十年来,青海大学将对口支援工作作为加快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针对制约学校快速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主求支持,诚挚求援助,从一所普通的西部高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闯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跨越发展的新路。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说,在对口支援过程中,援受双方不仅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实现了援受并进、共同提高。各支援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贯彻教育部部署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支援工作,使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成为推动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典型示范。同时,对口支援工作也使支援高校深化了对祖国西部地区的认识、拓展了学科领域、锻炼了师生队伍、收获了科研成果,提升了服务国家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