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网络同心圆 汇聚能量助发展】如今的班彦新村:美了面子 新了里子
题记:站在班彦新村宽阔的石柱门向里望去,一排排整齐别致的房屋,走在干净平坦的的水泥路上,向村子四周打量一番,水、电、村庄亮化绿化、文化广场、天然气入户、电热炕、热水器、卫生厕所等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孩子们撒开欢儿的追逐玩耍,村子里的妇女们得空了便在健身器材旁拉着家常,村道上几个老奶奶还不忘忙活着手里的盘绣花样儿,村子里忙得不亦乐乎的农家院门口也是停满了城里来的小车……这就是如今的班彦新村,处处充满着安逸祥和的景象。真是一年好过一年,不光美了面子还新了里子。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10月8日下午,记者跟随“共筑网络同心圆,汇聚能量助发展”网络人士一同走进班彦新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成果。
据了解,班彦村原属于五十镇重点贫困村,辖8个生产合作社369户1396人,村内有汉族、土族两个民族,其中土族人口占98%。耕地总面积3423亩,人均耕地面积2.5亩,主要从事种养殖业,2015年入均纯收入26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193户732人。2017年底,农民均纯收入达5581元,班彦村实现脱贫退出。
如今的班彦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彻底解决了老村“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入学难、务工难、娶妻难”的“六难”问题,更使群众在搬新家、住新房的同时,转变了观念、开阔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村民们全部搬入了新居,找到了致富门路,大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把生产搞上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村里通过已建成的八猪养殖基地、内驴养殖场、盘绣园、农家乐、光状发电、村集体商铺和正在建设中的酩馏酒作坊、节地型日光节能温室项目,拓宽了群众增收就业的门路,为今后班彦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班彦村村民吕有金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自从搬迁到新村以后,在村里和工作队的支持下开始酿酒,吕有金说:“以前在山上,没条件,也没门路,就靠儿媳妇打工过着点日子,现在工作队和村上支持我酿酩馏酒,去年卖酒我卖了11万元,还还上了7万元的无息贷款,自己的农家院也开了起来。”
走进班彦村的盘绣园,在实训室里满墙的盘绣作品映入眼帘。记者从在场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些是盘绣园里培训绣娘时的“毕业”作品,可见绣娘们的手艺经过一番培训各个都练就了一手精湛的绣活儿,每一幅作品旁边都附有作者的简介,让人一目了然。
盘绣园里的绣娘张卓麻什姐
今年51岁的张卓麻什姐告诉记者:“我从15岁开始绣盘绣,到现在也有36年了,换做以前的话,绣这些东西就是在给自己或者姑娘们准备嫁妆时用的。从去年8月份开始参加了村里组织的盘绣培训班,自己也能挣钱了,到今年为止差不多有了3万元的收入了,家里的农活也没耽误。”当记者问到赚来的钱打算做什么时,张卓麻什姐一脸幸福的笑道:“现在我的两个儿子也娶上媳妇了,有了孙子,把钱给孙子们存着以后上大学用吧。”
盘绣园展厅
等着政府送温暖的现象在班彦新村已不复存在,每一个村民都考虑的是如何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多增加经济收入,对未来的光景信心满满,新村处处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积极向上的新气象。
在忙着酿酒的班彦村民吕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