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莫让生活的震波扭曲心灵的家园 ——朗朗春之语行动走进湟中丹麻家访活动纪实

来源: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刘羿楠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18-04-15 查看数0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4月14日,玉树地震八年祭日,春之语志愿者们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踏上了“朗朗春之语助学行动”之路,前往湟中区丹麻镇家访48名贫穷家庭学生,为爱心征程奠定基础。

当日,30名春之语志愿者从互助、平安、化隆、西宁早早集结出发,前往丹麻镇中学。这也是“朗朗春之语助学行动“第八次家访活动,经校方推荐,48名孤儿、单亲、贫困家庭孩子成为家访重点对象。

在学校会议室,进行简单分组和要求后,30名志愿者兵分8路,分头前往14个村,逐户走访调查。截止下午3时,全部走访任务完成,所见所闻,让志愿者唏嘘不已。这是一组组家庭写照:

A.一名年轻的回族妇女,带着14岁的女儿和12岁的儿子过日子。小家庭原本很和美,三年前夫妻俩拉债累账盖起了一面新房,装修的也很漂亮,但随后丈夫在一场车祸中遇难,留下8万元的账务。逝者长已矣,生者难上难。面对苦难,她们无法选择,只有面对,只有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B. 可爱的小男孩今年只有十岁,寄宿在大伯家里。五年前母亲离家出走,父亲精神受到刺激,一把火烧光了所有的家产后也离家出走、杳无音信,可怜的孩子只有跟着大伯和奶奶过日子。无妻无子的大伯和老母亲共同抚养着孩子。提起孩子、提起往事,年迈的奶奶垂泪不已:“现在还行,等我动不了,孩子可咋办啊?”志愿者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安慰老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C.一名退伍老兵,和他可爱的女儿相依为命。孩子喜欢唱歌、跳舞,她还收养了四条流浪狗,一家六张口,生活虽然拮据却也温暖。据了解,在孩子两岁正是调皮的时候,两只胳膊严重摔伤后导致畸形弯曲,妻子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没有妈妈,一切都需要自己照顾,懂事的孩子已经会做饭,父亲打工出去了,她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做好饭在家等着父亲。

D.远远看去,这家条件真的不错,二屋的小楼屋展示着家资的富有。入门去,东侧一面陈旧的水泥盖板房,是上世纪七八十时代特有的风格,北侧的二楼也有二十多年历史。全家六口人,姐弟俩学习都不错。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一脸病容,他告诉志愿者,原来家境挺好,孩子的爷爷是“包工头”,在村里最早盖了楼房,只是后来突发脑出血,瘫痪在床后再也没有站起来。自己去年被查出肝硬化早期,也不能再干重活了。家访时,孩子的奶奶尚在西宁住院,母亲去打工挣钱。

E.当志愿者走进这户人家时,屋里除了一个病卧在炕的老头,空无一人。经问询村人,得知这家就三口人。爷爷奶奶带着一个男孩,几年前,孩子的父亲被判刑,母亲离家出去。在其他小朋友眼里,他也成了一个“坏孩子”,没人愿意和他玩。家访时,孩子和奶奶上街了,半天没有回来。脑瘫的爷爷无法和志愿者沟通,更别说相关孩子的资料。但志愿者们依然决定:不能落下这个孩子。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孩子都不去帮扶,我们还做什么公益?

F.两大一小,三个男人一个家。这样的家庭在农村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一个大男人(孩子的伯父)是个残疾人。凌乱的屋里显示着男人散发着男人惰性的味道,让人不由重新审视“有女人的家才是真正的家”这句话的深层涵义。多年前,孩子的母亲离家出去,留下咿咿哑哑的孩子。坚强的父亲撑起了这个家,带着孩子、照顾着哥哥,他让他们能够生活,却无法保证生活的质量!

G.在陈旧的大门上,志愿者看到一句没有写完的愿望“总有一天我会穿上……”或许是新鞋、或许是新衣服、或许是新婚纱。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这里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独自拉扯着三个孩子。十二年前父亲去世了,留下6岁的大女儿,2岁的二女儿还有满月的弟弟。如今,年仅十八岁的姐姐为了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早早嫁了。而14岁的妹妹渴望而又羞涩的眼神,让我们说不出安慰的话,只有带着一份祝福默默离开……

无数个这样的故事在志愿者中间相互交流着,无数的伤痛在志愿者心里打上深深的烙印。如果说地震是大自然给人的震伤,这些孩子们却是人为增添的震伤。志愿者高原说:“这种家庭的孩子,单靠一两个人的资助的力量难以改变现状,我们需要更多动员社会力量,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走访的不少家里,可以看到墙上挂的结亲帮扶表,上面贴着帮扶干部的照片,写着扶贫的方式以及已经帮扶落实情况。近几年来,精准帮扶让很多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许多干部从自己工资中挤出钱来帮助自己的“亲戚”,让他们脱离贫穷。可当他们为这些亲戚送去物质帮扶时,也需要社会团体送去精神上的帮扶,特别是滋润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心田,让他们有一个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

志愿者苗慧说:“贫穷思维和惰性思维最可怕,这些孩子除了需要金钱的资助,更需要的是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开拓他们的视野,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让他们了解生活有很多种可能,但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朗朗春之语助学行动”启动以来,先后已经有95个孩子受到了春之语资助,21个孩子即将得到资助,加上今天走访的48户孩子,志愿者们已经走访了近二百多户孩子。“重要的还是在他们自己。资助了孩子,最主要的还是要自觉,比别的孩子努力、用功,才可以改变现状。”志愿者萍儿说,最怕的是孩子们当成是理所应当,不上进。因为他们欠缺很多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光资助可能是不够的,今后的工作还是更多的要注重孩子们的心里成长。

志愿爱林说:“我们的帮助其实微乎其微,但是能保证孩子们不要因为生活拮据而放弃学业,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让孩子们不要辍学,给孩子们力所能及的精神帮扶,希望他们好好读书,等他们成长起来以后改变这个家庭的贫困!”

一个人生活中有千万个坎,就怕你跌倒了趴不起来。为让更多孩子们得到全面关爱,“朗朗春之语助学行动”将不断在探索着、努力,始终将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融为一体,让更多孩子站起来、走起来、走出去……